“觀察哨和雷達系統梯次搭配能有效實現空情補盲……”11月中旬,筆者走進第26集團軍某旅新畢業排長集訓課堂,一堂以跨區演習為背景的戰術課讓人眼前一亮。該旅領導介紹,集訓隊以演習中的鮮活案例牽引教學,讓新排長在官之初即嘗到硝煙味,提高了他們的任職能力。
前不久,該旅剛剛完成跨區演習,隨即組織復盤檢討,總結勝筆反思敗招。這一個個帶著“硝煙味”的成果剛下演訓場便登上新排長集訓的大講堂。筆者看到,課堂上新排長們正利用演習材料學指揮研戰法、談體會話感悟。新排長王咚告訴筆者:“有演習成果做支撐,抽象理論變成了管用的戰法,平靜的課堂變成了硝煙的戰場,我們學得過癮,聽得解渴,練得扎實!”
教材滿是硝煙味,教員都是百煉鋼。筆者了解到,該旅遴選出的指揮、偵察、通信等專業教員都是在此次演習中經歷過實戰淬煉的行家里手。“戰場機動途中值班火炮撤收時機把握不準,導致行軍梯隊一路被動挨打。”第一堂課,剛參加過演習的某營營長孫樹峰就講述了自己吃“敗仗”的經歷。
他們把演習過程中暴露出的指揮員臨機情況處置能力不足、新型通信設備操作不熟練、戰術基礎素質偏弱等10余項問題作為集訓重點,有針對性開設了分隊戰術、新型裝備操作等課程,在日常訓練中讓新排長輪流擔任指揮員接受錘煉。國防生高睿澤理論知識扎實,剛到部隊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經過實戰化的集訓磨煉,他針對跨區演習過程中雷達真假目標識別的難題,摸索出目標判別“五步法”并在全旅得到推廣。( 王東方、殷亮報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