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多彩的學員俱樂部,為何能夠人頭攢動?紅紅火火的科技文化節,為何能夠薪火傳承14年……裝甲兵工程學院第十四屆科技文化節雖然如期拉下了帷幕,但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索和啟示。
創新作品同樣吸引著孩子的目光
啟示一:黨委高度重視是關鍵。作為“陸戰之王”的搖籃,該院黨委在秉承“哈軍工”傳統的基礎之上,在抓好頂層設計的同時,注重以教育教學轉型為抓手,繪制了學員4年的成長路線圖,并落實到學員學習訓練的方方面面。
啟示二:從學員的興趣愛好出發,因勢利導地激發學員的潛能。青春飛揚,激情無限,給學員一片天地,讓學員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綻放屬于自己的青春。課堂上,強調以自主式學習為主,一改以往“滿堂灌”的積弊;課外,搭建以學員俱樂部為主體的多種平臺,讓學員拓展才干,實現夢想。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共同助力學員成長成才。
啟示三:上下一心,齊心協力,才能形成共育人才的良好氛圍。該院機關——部系——學員旅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密切協同,建立健全育人機制。機關統籌協調院內、院外兩種資源,各系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指導,學員旅積極響應并積極投身實踐,形成了黨委抓總、機關統籌、逐級負責、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啟示四:好的機制是推動學員系列活動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該院不斷地在加大財政傾斜力度、完善各種硬件保障設施的基礎上,相繼建立健全了《學員創新實踐活動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將相關成績納入到考評體系當中,讓“軟件”和“硬件”有效的結合,為學員系列活動注入不竭的動力。
(攝影:許家浩 胡洪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