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公私兩個字,第12集團軍“臨汾旅”黨委向官兵身邊見怪不怪的現象開刀——
88名干部搬家不見一個“公差”
11月初,一個陽光燦爛的周末。
第12集團軍“臨汾旅”家屬區人頭攢動,拿到新公寓房鑰匙的干部忙著喜遷新居,有的全家齊上陣,有的請搬家公司上門服務,忙得不亦樂乎。筆者注意到,搬家人群中,沒有一名基層連隊派出的公差。
“不能借公差之名,讓基層官兵為我干私活。”司令部參謀倪銳告訴筆者,公私兩個字要分清,旅里不久前專門整頓過公差私用問題,前車之鑒猶在眼前。
今年9月底該旅完成清房任務,符合規定的57名機關干部和31名基層營連主官先后拿到新房鑰匙。一些機關干部“未雨綢繆”,填寫“公差派遣單”預定公差,不料卻被值班首長一一打回,并被責令作了檢查。那一周的旅交班會上,旅領導重申了有關公差派遣審批要求。
此路不通,個別機關干部打出“感情牌”,索性直接給老連隊打電話要公差,卻也被基層連隊婉言拒絕,理由是:旅里明文規定,沒有“公差派遣單”,不能派出一兵一卒,誰違反規定,誰就要挨板子。
旅黨委在公差問題上較真,一些干部有些不理解。有的受慣性思維影響,認為派“公差”幫助搬家無可厚非;有的認為連隊戰士是自己到機關前帶的兵,幫個忙也是“應該的”……一時間,眾說紛紜。
“派公差搬家,看似是少數干部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小問題,實際卻反映了作風不實、不嚴,侵占戰士利益的大問題!”旅黨委一班人達成共識:轉變作風,就要從官兵身邊見怪不怪的現象開刀。該旅黨委組織開展專題教育,引導干部強化紀律規矩意識,做到事無巨細都要公私分明,決不能借公為私、以公謀私、損公肥私;細化機關干部不準插手基層敏感事務、不準侵占基層利益細則;在旅政工網上開設郵箱,方便基層戰士監督。
“公差”風波至此打住,機關干部從思想上消除了“出公差、干私活”的想法。筆者在搬家現場看到,機關干部們雖然樓上樓下奔波,大汗淋漓,但人人笑逐顏開。基層營連主官也紛紛效仿,自己動手搬家。
88名干部搬家不見一個公差,戰士由衷點贊。上士茍文平欣喜地說:“如今不用出‘私差’了,休息時間得到保證,大家練兵備戰的熱情更高了!”(楊模傳 陳飛 王居首)
(《解放軍報》2016年11月15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