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余旭未了的約定
以余旭們為原型拍部電視劇
11月13日晚上9點,在陪伴了一天余旭的家人后,杜文彪站在余旭的宿舍樓下,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的電話采訪。
杜文彪說,在部隊當飛行員,待遇與民航飛行員相差甚遠。曾經,他問過余旭:你想一直這么飛下去么?要不,飛一段時間就轉業去民航當飛行員?
余旭堅定地告訴他:“我堅守殲擊機飛行員是在干事業,這是一個崇高的事業,這是無上光榮與自豪的事業。我喜歡藍天,我喜歡飛殲擊機的感覺,那種感覺很自由、很酷。再說,國家花了大力氣培養我,我要一直飛下去。”
杜文彪轉業后,曾想過以余旭等殲擊機女飛行員為原型寫一個劇本,籌拍一個電視連續劇《雷霆玫瑰》。余旭也很支持他的想法,兩人還相約,等余旭有空時,與編劇好好聊聊飛向藍天的生活,為編劇找些靈感。
“我現在心里很亂,我都不知道這部劇還能否繼續下去!”杜文彪滿臉哀傷。
殲10戰斗機首批女飛行員余旭(來源: 澎湃新聞)
探訪·四川崇州
外公外婆:余旭自強自立,是家中的驕傲
胡明康和周建英的“天”,塌了。
11月12日,天津傳來噩耗:二老摯愛的外孫女——首位殲十女飛行員余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年僅30歲,未婚。
這對老夫妻同為73歲,相濡以沫已五十年,居住在成都崇州一平房內,一手將外孫女帶大。
外婆周建英躺在床上,茶飯不進,扯著身上的紅色棉衣撕心裂肺,“這是外孫女買的。”外公胡明康徘徊在崇州老宅前,黯然神傷。
他腳上的舊皮鞋,原本放在柜子里舍不得穿,今天拿出來了。那是余旭參軍后,送給他的第一件禮物,轉眼已十年。
“家庭條件一般,她父親在外打零工,賺錢養家,她母親做家政,打散工。”二老為外孫女余旭的自強自立感到驕傲。
余旭的家,位于崇陽鎮另一條街道,她的父母已趕赴天津,家中早已空無一人。
和外孫女上一次見面,是今年5月份,那時周建英摔傷了右手,骨折了,余旭便請了假,回到了成都探親。而在不久前的珠海航展,二老仍興致勃勃地坐在客廳里,在電視上欣賞外孫女的飛行表演,看外孫女被電視臺采訪的節目。
在大學期間,余旭曾向外婆提過,飛行訓練特別辛苦,有的女孩兒撐不下去,偷偷哭,但她一定能夠撐住。在大學畢業那天,余旭給外婆打了電話,說馬上要一起照畢業留影了,“孫女兒說,她終于堅持了下來。”余旭第一次在電話里哭了。
每次飛行表演前,余旭總會給外公、外婆來個電話,告訴他們,二老接到電話后,就會像個小孩子一樣,乖乖地坐在電視前,津津有味地欣賞孫女兒的飛行表演。然而,由于年事已高,二老只是通過電視看過孫女表演,卻從未到過現場,“給我們留下了一輩子的遺憾。”二老哽咽,痛哭失聲。(點擊進入余旭烈士網上靈堂網址地址入口)
余旭為何被稱為“金孔雀”?
余旭,那個愛笑的“金孔雀”已飛遠。
余旭生于1986年,今年剛過而立之年。2005年,她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成為第八批女飛行學員。
在入學當年的中秋晚會上,余旭曾表演了一支孔雀舞,這應該是她第一次在同學們面前跳這支舞蹈。從此,她也讓同學們記住了這位“金孔雀”。在此后,余旭在學校內部多個演出中表演過孔雀舞,每次都受到好評,收獲掌聲。
11月13日,封面新聞記者獨家獲得了一張余旭當年跳孔雀舞的照片,這張照片拍攝于一次內部演出。從照片上看,余旭穿著白色的舞蹈鞋,身穿孔雀裙。一個轉身,裙擺飄飄,右臂后伸,左臂上擎成孔雀狀。
余旭的這次驚艷亮相,被一位攝影者記錄下來了。而這也是目前能見到的唯一 一張余旭跳孔雀舞的照片。
另據封面新聞2016年11月報道,余旭的一位親屬說,空軍的工作人員在12日下午來到余旭父母的家中,把他們接到北京。“當時,怕老兩口承受不住,沒敢跟她的父母說余旭已經犧牲了,只說在飛行訓練中發生了事故,讓他們到北京。”這位親屬說,“但她的父母其實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他們知道在空中發生事故意味著什么。”
“余旭沒有生過小孩,如果生了小孩她也許就會去參加航天員的選拔,也許還會成為一名航天員。”余旭的表叔馬文杰說。(點擊查看犧牲女飛行員余旭四川崇州骨灰安放及公祭時間地點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