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友陶 攝
搭乘直升機高空傘降,穿插滲透“敵”后引導火力打擊,快打快撤直搗“敵”縱深目標……10月31日清晨,粵西某地傘花綻放,槍聲密集,海軍某特戰團近百名特戰隊員分為紅藍雙方,進行了互為條件、互為對手的空降破襲攻防對抗演練。
本次演練緊貼實戰,涵蓋了遠程直達、立體封控、快速破襲等課目,最大限度檢驗了部隊遠程機動、目標破襲、要點奪控等一系列戰法,強化了敵后陌生環境快速滲透和拔點突擊等能力。
黎友陶 攝
“上級命令你部派出滲透偵察隊、傘降突擊隊于7時30分前深入藍方陣地,進行滲透破襲作戰……”6時30分,受領任務后,紅方兩隊特戰隊員全副武裝,頂著直升機螺旋槳卷起的強大氣流,登上直升機。
為躲避藍方偵察,一路上直升機采取超低空突進方式向預定地域隱蔽突進。
30分鐘后,機群順利到達空投地域附近。
“高度800!機速120!投放倒數10秒!”
7時整,隨著紅方指揮員、該團總工程師洪玉強一聲令下,直升機艙門緩緩打開,特戰隊員迅速起立,調整坐帶,準備離機。
藍方陣地上云霧繚繞,洪玉強率先跳出直升機機艙門。
黎友陶 攝
“這個時候滲透,能躲避藍方陣地兵力的打擊,但也存在很大風險,空中風力不好掌握,地面地形不好觀察。”洪玉強第一個跳的目的,就是要把這些情況摸準,“每次執行這樣的任務,都是我們領導帶頭先跳。”
“空中合成風速10,風向西北!”洪玉強及時通報空中風力情況。
“跳!”投放員發出指令,紅方特戰隊員紛紛跨步向前、微彎著腰,左手緊壓備份傘,右臂緊貼肋骨,從800米高空一躍而下。
“預定著陸地空間狹窄,右側約80米樹林茂密,前方約100米處水塘一片!”安全降落的洪玉強迅速將著陸點地貌情況及時反饋給空中傘降人員。
“王東磊請拉左棒調整方向!”“張兵向右拉!”魚貫離機的特戰隊員根據情況快速調整拉棒,調整方向距離,以兩路縱隊直擊預定著陸點。
不好!
特戰隊員徐志強剛剛跳出機艙便遇到了險情,突變的氣流使他加速下降,眼看就要撞上前一名戰友。危急關頭,他舒展全身讓身體受力面積達到最大,拼盡全力向右轉身,與戰友擦肩而過,成功避免了一起兩傘相插的特情。好險!
“空降破襲,傘降只是熱身,著陸后才是真正的戰斗。”團長王海峰告訴記者,過去傘訓往往分階段、分步驟實施,降打不連貫、收攏集結難、任務意識不強、敵情觀念淡薄等問題比較突出。此次,他們重點突出全要素、一體化訓練。
“我已在預定點著陸,迅速收攏人員物資。”7時20分,傘降突擊隊隊長謝晉良剛一著陸,便迅速卸下傘具,根據事先約定,隱蔽發出聯絡信息。不一會兒,降落在附近的特戰隊員便迅速收攏。
7時25分,紅方所有特戰隊員按要求滲透集結,并快速恢復戰斗編組向敵縱深進行滲透。
“迅速占領有利地形展開偵察。”演練中,滲透偵察隊員利用無人機、拍照望遠鏡等手段抵近偵察,將敵方重要軍事目標位置和警戒兵力部署情況實時傳回指揮所和突擊分隊。
“藍方小股兵力正向我實施攔阻打擊……”一路接敵,敵情不斷,突擊分隊先后遭遇藍方突襲、阻擊等多種特情。突破與反突破、分割與反分割,紅藍雙方戰場態勢犬牙交錯。紅方特戰隊員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采取“避敵主力、多路突襲”的戰術手段,多次粉碎敵人戰斗企圖。
8時20分,突擊、偵察分隊順利到達藍方陣地,將連接好的塑性炸藥、電雷管和導火索布放穩妥,隨即迅速撤離至安全距離以外。
“起爆!”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藍方通信站應聲“爆炸”!隨即,藍方指揮所被搗毀、導彈陣地一片火海……而后偵察分隊、突擊分隊按照協同計劃,迅速撤離戰場。
作為全軍唯一的一支面對海上方向的特種作戰力量,近年來,該團為提高部隊全域立體作戰能力,遠赴西北戈壁、鄂北山區、粵西瀕海等地區加強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圍繞傘降編組、隱蔽滲透、立體封控突圍等難點課題,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檢驗,探索完善了“裝具披戴式”、“背囊吊掛式”“箱組空投式”等多種作戰物資攜帶方法,突破了空中掩護、惡劣條件下投送兵力等5個重點新科目,對于提高特種兵垂直打擊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義。(黎友陶 孫宏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