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0月26日發表了題為《F-35的新技能可能改變我們所知道的戰爭》的報道,編譯如下:
據美國空軍首席科學家格雷格·扎卡里亞斯說,F-35戰斗機飛行員未來將能夠在飛行中控制一個小型無人機機群,這些在戰斗機附近飛行的無人機可以完成檢測、偵察和瞄準等任務。
目前,“捕食者”和“死神”攻擊型無人機的飛行路線、傳感器裝置和武器系統都是通過地面上的控制站來協調的。但扎卡里亞斯在幾個月前接受的一次采訪中說,未來的無人機可能將完全從F-35戰斗機或者F-22戰斗機的座艙中操控。
他說:“給這種飛行器越多的自主性和智能,它們就會越有用。”扎卡里亞斯解釋說,這一進步可以使戰斗機利用更多的武器、傳感器、瞄準技術執行任務,從而極大地提高其任務范疇、靈活性和有效性。
例如,“捕食者”、“死神”和“全球鷹”無人機上來自光電/紅外傳感器的實時視頻可以直接進入F-35戰斗機的駕駛艙,而不需要經過地面控制站處理。這可以在戰斗機飛行員想要發動攻擊的時候加快無人機的瞄準和提供戰術信息的速度。在面臨空對空和空對地威脅的迅速變化的戰斗中,信息處理速度的加快可能會產生影響。
扎卡里亞斯解釋說:“對此,人們不可避免地會說,‘我希望機上有更多的導彈用于防御,或者我需要一些電子戰對抗手段,因為我沒有那么多載荷可以帶一個超級大的電子吊艙。’”但事實上,計算能力、處理速度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進步正迅速改變武器平臺能夠在沒有人類干預的情況下發揮作用的范疇。這意味著機器有能力在更大的程度上更好地翻譯、組織、分析和交流信息,而不用人類控制執行每一個任務。
扎卡里亞斯說:“決策助手將出現在戰機座艙內或者地面上。”
早期階段的這種技術已經通過“傳感器融合”在F-35戰斗機的座艙內使用。這使得航電設備和機載計算機能夠同時組織來自各種傳感器的信息,并為飛行員在一個單個的綜合屏幕上展示數據。因此,飛行員不需要觀看多塊屏幕以獲取信息。
這種技術進步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一個飛行員就可以控制多架無人機,并完成指揮控制,而無人機可以完成傳感功能、瞄準、武器運輸或者電子戰活動。目前,通常需要幾個地面控制人員才能控制一架無人機,但是新的運算法則提高了無人機的自主性,可以極大改變這種情況。扎卡里亞斯解釋說,未來一種可能的局面就是一個人就可以控制10架,甚至100架無人機。
這種運算法則最終可以發展到無人機可以自動追蹤有人戰斗機的地步,而不需要由人類從地面導航其飛行路線。
美國媒體曾稱,F-35可從海軍的兩棲攻擊艦甚至是從英國的航母或陸地基地起飛,悄悄滲透進敵人的防空系統,偵察敵艦、飛機甚至地面部隊的位置,然后向美國軍艦發出信號,指引遠距離飛行的導彈攻擊目標。
文章稱,海軍綜合火控防空系統的發展讓美國軍方的領導人感到放心,美國的海軍力量應該能夠戰勝所謂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系統——雷達、戰斗機、彈道導彈等,也就是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建立起來的迫使美軍遠離其邊境的系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