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6日訊 8月4日,在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的體操館內舉行的一個簽約發布會,正悄然定義著國內體育用品行業格局的更迭。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與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而體操項目曾經被視為國內體育用品巨頭李寧的“大本營”,與李寧的崛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2014年被視為體育用品的復蘇年,就在國內排名靠前的幾大企業紛紛釋放出回暖的信號時,李寧體育卻在近日發出盈利警告,預期今年上半年大幅虧損5.5億元人民幣,令市場大跌眼鏡。業內普遍認為,這與近幾年來李寧的定位不清、戰略缺乏長期統一的規劃有關。反觀此次從李寧手中接過體操項目的安踏,從2011 年后無論是營業額,還是凈利潤都已把李寧甩在了身后,如今更是在體育資源的整合上,有條不紊地向“代表中國”的既定品牌戰略前進。
中國體操贊助商“易主”
體操是奧運會、亞運會等綜合性體育賽事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被稱為“體育之父”。體操作為中國軍團的傳統優勢項目,曾經為中國體育締造了輝煌傳奇,為奧林匹克在中國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作為李寧體育創始人李寧曾經輝煌的起點,體操項目一直都是李寧體育重要的體育資源之一,各種體操賽事和體操國家隊,也是李寧體育的重點贊助對象,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體操代表團就身著李寧的裝備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而這一合作關系,在前日發生了變化。安踏取代李寧,成為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的合作伙伴,在未來的體操賽場上,國家隊比賽服上的LOGO將由李寧變為安踏。
安踏與體操運動管理中心達成的全面戰略合作,不僅包括為中心下屬的體操、藝術體操、蹦床在內的運動隊提供專業比賽服和訓練服,安踏還將積極參與“體操進校園”、“快樂體操”等推動體操發展的系列活動,培育體操后備力量,提升體操在全民健身事業中的影響。
“安踏不僅著眼于體操的現在,更著眼于體操的長遠發展。”安踏體育總裁鄭捷表示,體操雖然目前尚屬小眾運動,但在中國體育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體操項目對于裝備的質量和功能性有著很高的要求,這次合作不僅是對安踏產品的認可,也會催進安踏在產品研發上不斷提升,“更重要的是,2016年奧運賽場上,體操運動員將身著安踏的服裝比賽,然后再穿著安踏的服裝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