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日訊 李招卯,77歲,晉江東石柯村人。昨天下午,他仍輾轉在浙江杭州街頭,只為了卻一樁心愿。
李阿伯是“柯村李氏宗譜”的族譜保管人,他的這樁心愿也與此有關:宗親李茂開曾在杭州經商,失散300多年。又是一年清明節,“找到失散的宗親,將族譜補全”,堆成心事擱在心里。
族譜里關于柯村李家杭州一支的簡略記載(都市快報記者 鄭億 攝)
昨天,李招卯的這樁心事,赫然出現在杭州當地媒體《都市快報》的熱線版面上。原來,李阿伯已經帶著心事上路了,背起雙肩包奔波千里,卻在異鄉一不小心迷了路,幸遇夜巡民警及時幫忙。
老父行千里,兒豈不擔憂?父親出發后才知道消息的李火煙,既責怪又敬佩,沒想到父親說走就走決心這么大,族譜補不補得全大家心里都沒底,相隔千里,希望父親早點回家。
說走就走的決心
3月29日晚7點,天色已黑,正是吃晚飯的時間。晉江東石鎮柯村,李火煙回到家,發現父親李招卯不見了。人呢?一個電話打過去,電話那頭傳來父親的聲音:“我跑杭州來了”。
杭州?李火煙一下子蒙了,還以為聽錯了,直到父親說“來杭州找人,補族譜”,他才想起平時父親心心念念的一件事:家族中有個宗親曾去杭州經商,一直未歸。可那已是300多年前的事情啊!怎么找?
這個驚嘆,當天深夜,杭州潮鳴派出所民警也見識了。據《都市快報》報道,夜里2點多,在杭州環城東路邊,夜巡民警發現李阿伯一個人,背著一個舊舊的雙肩包,在路邊東走幾步西走幾步,明顯是迷了路。
民警安排其住宿后,李阿伯道明了來意:來杭州找人!他家世代管理族譜,當初父親臨終前曾交代他三兄弟,一定要把杭州這一支的子孫找到,在族譜上補全。民警一翻族譜,傻眼了,300多年前的人和事,到哪里去找?
李火煙猜測,這可能就是父親心心念念的那樁心愿。這幾天,他和兩個弟弟一直放心不下,雖有點責怪父親沒提前打招呼,可誰也不敢說出口,對父親的敬佩也油然而生,“說走就走,沒想到父親決心這么大”。
碰碰運氣的尋親
昨天下午,海都記者電話聯系上李招卯阿伯。電話那頭傳來汽車轟鳴聲,“我碰碰運氣,再找兩三天就回去”,他正在街頭,說完這句話就掛了電話。
從晉江到杭州,大約800公里,李阿伯3月29日中午搭上長途大巴,當晚10點多到杭州,隨后碰到民警。雙肩包里,有一本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柯村李氏宗譜》。
都市快報記者鄭億曾翻看過,族譜第一頁,除注明本譜重修于“民國卅三年”(即公元1944年)外,還有幾句序言。李阿伯要找到的“柯村李氏杭州一脈”,始祖叫李茂開,是柯村李氏的第十一代孫。“茂開公”生年不詳,歿于康熙年間(具體年份不詳),對其事跡,譜中只有一句備注:“卒在杭州府”。李茂開的三個兒子,分別取名崇會、崇文、崇珂,三人都沒有生卒年月記載,事跡也都是同一句話:“往杭州營商,住杭不回”。
李火煙說,父親年輕時做過小本生意,最遠去過廣東,不過最近十多年還沒一個人出過這么遠的門。聯想到平日父親就閑不住,喜歡在村子里東走西逛,他也就理解了父親:“就當老人家去旅游旅游,出去散散心也好,要是真能有那么好的運氣,順便能找到人補全族譜,那就更好”。
相隔千里的擔心
李火煙并不指望父親一定要找到杭州宗親,畢竟已失散300多年。這兩天,他時不時打電話給父親,叮囑手機要開著,詢問錢是否夠用,擔心坐大巴走丟了,他還打算給父親買好返程動車票。
在潮鳴派出所,都市快報的鄭億與李阿伯聊過,“老人家腦袋很靈光,看上去挺開心的,就跟出來玩一樣”。只是李阿伯說著帶有濃重鄉音的普通話,雙方交流起來有些困難。這兩天,熱心的杭州民警也交代李阿伯盡量別走太遠,并時不時關照著。
李火煙所在村的柯書記也說,李阿伯年輕時在板材廠當過會計,還走南闖北走跑過石材生意,雖年紀大,但心不老。
聽到這些,李火煙多少有些放心了。可他還是希望父親早點回家:只身一人在外,相隔千里,要是碰到個難事也沒個有商有量的人啊!(海都記者 陳建輝)
(感謝《都市快報》協助異地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