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萬象“耕”新。連日來,在晉江安海鎮曾埭村田間地頭,農業機械穿梭其間,疏松土壤、整理地塊,為下一步機械化、規模化種植做準備。同時,該村換耕安置地里,種植戶正忙著給此前種下的絲瓜搭建棚架……春耕備耕的序曲在曾埭村悄然奏響。
據了解,此前,曾埭村的土地多是零散分布在各家各戶,耕種方式傳統低效,加上年輕人外出務工,勞動力短缺,導致大量土地閑置。近年來,曾埭村因地制宜謀發展,將土地流轉作為推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力爭實現土地連片規模化流轉、集約化經營,全面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轉”活土地的同時,也讓村民切實受益。
“過去我耕種的地塊,東一塊、西一塊,移動耕種設備十分辛苦。現在,租來的換耕地塊都集中在一起,耕種起來方便多了。”曾埭村種植戶黃金可說。
據介紹,為滿足本地種植戶的耕種需求,曾埭村在推動土地流轉的同時,還劃定一塊200多畝的地用于農戶換耕安置,并投入資金對換耕安置地塊進行灌溉系統鋪設、溝渠排水改造,為種植戶提供更加便利的耕種條件。
曾埭村地處大盈溪畔,毗鄰安平橋景區,地理位置優越。近年來,曾埭村緊抓晉江市大盈溪“一縣一溪一特色”田園風光建設項目機遇,在市鎮兩級政府的支持下,采用“市屬國企+村經聯社+農戶”新型鄉村振興模式,積極推動土地流轉,并策劃吸引城鄉文旅項目落戶,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村里剛啟動土地流轉時,我就簽約了。村子要開發、要發展,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好事。我看過別村發展旅游業的情況,前景很好。一旦我們村也做起來,游客紛至沓來,村民無論是賣農產品還是開餐飲店,增收渠道都會大大增加。”黃金可對村莊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曾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美英說,下一步,曾埭村將繼續創新舉措,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同時,結合村莊特色,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文章,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記者 林伊婷 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