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0月12日星期六天氣:晴
地點:晉江磁灶鎮嶺畔村
九十九溪河畔,秋風習習。磁灶鎮嶺畔村嶺畔橋頭一座名為“源遠流長”的雕塑作品下,三三兩兩的厝邊駐足圍觀,不少人拿出手機拍照記錄,并上傳朋友圈對外分享。
雕塑后方,是一條長約200米的濱水景觀帶,以長卷的方式將濱水步道徐徐展開,靠近車行道的一側利用現有結構做成序列化的景觀墻和陶罐展示區,展示著嶺畔村千年陶鄉的歷史底蘊。
“這是村里新近完工的‘嶺畔心海絲情’濱水景觀提升項目。”嶺畔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順金說,這處景觀帶與去年村里精心打造的陶藝文旅街區遙相呼應,既是村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項目,也是村里重點打造的文體旅融合項目。
走進“嶺畔心海絲情”濱水景觀步道,約200米的棧道一側利用窯洞的造型,制作出了各種造型的拱門,上面通過定制化的現代陶磚展現嶺畔村制陶的悠久歷史;步道的路面,不僅鋪設有磁灶特色的紅磚及其他顏色的瓷磚,更巧妙地運用了剪瓷這一工藝,勾畫出早期磁灶窯出產的各類瓷器形狀。
“這處濱水景觀帶傾注了嶺畔老一輩陶藝人的很多心力,可以說是融合嶺畔千年陶鄉文化的魂。”磁灶傳統陶藝傳承人、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吳康為說,以“源遠流長”雕塑為例,作品里融入軍持、綠釉葵口碟及福船元素,不僅有磁灶窯生產的精美陶器代表,更講述了千年前磁灶陶瓷是如何通過水路走出磁灶、走向世界的故事,充分展現了磁灶的海絲文化。
步道曲曲,鄉愁悠悠。漫步在濱水景觀步道,不少嶺畔老人憶起了年輕時開窯制陶的時光,不由地向后輩們講述起曾經梅溪河畔窯火四起、河道里船舶往來不絕的輝煌時光。
近年來,嶺畔村立足村莊千年陶鄉特色,深耕陶瓷文化,先后建成了陶藝公園、磁灶陶瓷燒制技藝展館、陶吧、陶藝嶺畔文旅街區,持續推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賦能鄉村振興。
吳順金說,“嶺畔心海絲情”濱水景觀步道的建設,是村里推進特色文旅鄉村建設邁出的又一步。下階段,村里將持續整合濱水景觀步道、特色文旅街區、陶藝公園、磁灶陶瓷燒制技藝展館等陣地資源,進一步講好千年陶鄉的故事,為村里發展陶藝特色鄉村旅游、壯大村集體經濟做足準備。
?。ㄓ浾?賴自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