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二期上,優安納、梅花傘等晉江企業喜提訂單;2023年度省級綠色制造名單公布,12家晉江企業榜上有名;安踏等多家上市龍頭企業陸續公布三季度營收數據,整體漲幅超兩位數……連日來,晉江民營企業喜訊頻傳。
喜訊頻傳,彰顯的是晉江經濟的活力。
今年初以來,盡管大環境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但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晉江民營經濟經受住了考驗,政府與企業“魚水共生”,企業與產業“萬木爭榮”,優勢產業與新興產業“比翼齊飛”。正是在黨委政府全力支持和企業家敢闖敢拼的合力之下,晉江民營經濟“森林”本固枝榮、茂密蒼翠。
新時代新征程,晉江奮力譜寫民營經濟發展新篇章。“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勇當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領軍,建設中國民營經濟強市,打造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樣板,是晉江新的使命和任務。”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張文賢表示。
帶著這份期許,晉江加快探索。
根深葉茂
9月28日晚,英林湖尾村村史館附近,一場泳裝大秀火熱上演。動感的音樂響起,絢麗的燈光交錯,靚麗的模特身著號手、鈮歐、云鵬、七彩狐等晉江泳裝企業最新產品,上演了一幕幕韻味十足的泳裝秀。穿著時尚的泳裝,行走于閩南古厝為背景的T臺,步步是景,美不勝收。
“沒想到,走秀還能這么玩。”“泳裝與古厝的碰撞,更顯風情萬種。”……活動現場,從全國各地而來的觀眾連連贊嘆。
不只把跨界玩得明明白白,近年來,晉江泳裝企業妙招頻出。
盡管今年泳裝外貿業務有所下滑,但七彩狐集團整體業務卻同比增長了5%~10%。原因無他,七彩狐集團從外貿的運動板塊和內銷的經編業務中,把泳裝外貿業務下滑產生的缺口補了回來。
“只有不做的頭腦,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七彩狐集團董事長洪建庫信奉的理念。話糙理不糙。七彩狐集團之所以能做到連續增長28年,正源于其總能審時度勢、以變應變,持續迸發活力。
近幾年來,居家運動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2020年,七彩狐上馬全新項目,拓展瑜伽服、健身服等運動品類,當年取得20%增長;察覺人們愈加注重舒適穿著體驗,判斷經編面料勢必走俏,七彩狐加大布局經編板塊,今年產能翻倍增長。
辦法總比困難多。說到做企業,洪建庫總說自己“全身都是力氣”。這種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活力,鐫刻在廣大晉江企業家的骨子里。
“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改革開放以來,晉江民營企業家踐行“四千”精神,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書寫著激動人心的創業故事。從“三閑”起步、“三來一補”過渡,到后來的集群上路、品牌上市邁大步,再到新型城鎮化和工業化良性互動,民營經濟的活力之風吹遍晉江大地。
歷經數十年發展,晉江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猶如一棵棵小樹苗茁壯成長,不斷開枝散葉,漸次枝繁葉茂,如同八閩大地的廣袤森林一樣茂密蒼翠。8月22日,晉江市實有各類經營主體突破30萬戶,其中,在冊企業9.83萬戶,個體工商戶20.17萬戶。這意味著,晉江206萬人口平均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板。
拔節向上
雖然起點“低到塵埃里”,但晉江企業家志向遠大。
“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這樣的信念,令安踏不斷求新求變。從“噸位級”承重力的舉重鞋,到重量僅99克的氫跑鞋,再到冬奧賽場上防切割的“冰上鯊魚皮”,安踏闖過一道道技術關、市場坎,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可選消費品板塊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
在晉江,不僅安踏這樣的“參天大樹”有“做世界第一等”的雄心,遍地的“小樹小苗”也有國際視野:他們以世界的眼光、國際化的標準整合全球資源,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尋求新坐標,在全球分工中尋找新商機。
早在2015年,晉工機械便與印中商務理事會舉行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以此為依托,晉工機械借助共建“一帶一路”熱潮,全力拓展印尼市場,助力印尼基礎設施建設。經過多年布局,晉工的國際市場版圖逐漸立體呈現:印度,是晉工機械國際化的首站,晉工產品在當地頗受歡迎;在越南,晉工機械同樣備受客戶認可;在莫桑比克,晉工機械亦有布局……
善于利用資源的晉江企業家,在與世界對話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
利郎集團總裁王良星認為,服裝最后的競爭不再是單一產品的PK,而是文化底蘊、藝術品位的碰撞。唯有把藝術創意、歷史、文化的內涵注入服裝里,把每件服裝都當成一件藝術品來做,服裝才能有高附加值,利郎才能走出國門,真正成為國際品牌。為此,他投資超10億元,用近十年時間,打造出總用地面積103畝,集文化、設計、研發于一體的利郎時尚文化創意產業園。
“我們必須讓公司內部的人對藝術耳濡目染,慢慢地讓時尚和藝術感染利郎人。如此一來,利郎做出來的產品才能是藝術的、國際化的、時尚的。”王良星說。
如果說,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是在維持固有優勢,培育新興產業則是為活力晉江畫出一個新的未來。在有“福建中關村”之稱的晉江市三創園,一踏進福建睿斯科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展廳,眼前是復雜的物理公式展板、玄奧的微觀粒子雕塑、精密的腫瘤治療射頻加速器……炫酷的科技風瞬時“炸裂”感官。睿斯科執行董事蘇興康的介紹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造一臺硼中子俘獲治癌裝置,跟造一架飛機差不多,硬件、軟件非常復雜。在晉江,我們希望能把產能擴大,目標是做到1年10臺。”轉頭望向大廳另一邊,只聞卡座區咖啡飄香,園區內不少年輕人在此小坐,碰撞火花。忽覺,有了他們,更多“不可思議”還將孕育萌發……
雨露滋養
一個個項目孵化孕育,一次次技術迭代,在背后默默支撐的,是黨委政府搭建的協同創新體系。
為誰創新?誰來創新?創新什么?如何創新?直面創新之問,晉江圍繞“企業、平臺、人才”三大創新主體,引進9家國字號科研機構,打造創新綜合體。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全市150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超過60%的規上工業企業應用“數控一代”,新動能更加強勁。
營商環境猶如陽光、空氣和水,無時不需,無處不在。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99.8%,在最新全國縣域營商環境排名中,晉江位居第二。“軟環境”造就“硬實力”,對有效市場的培育、引導與服務,讓超30萬戶經營主體、超9萬家民營企業在晉江放心放手發展。
“不用半個小時就拿到了營業執照,便捷的程序、高效的辦事效率,真是太貼心了!”8月22日下午3時,在晉江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場監管窗口,剛剛領到營業執照的晉江友夠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陳輝煌連聲稱贊。
不只是做好服務,在營商硬件環境的升級上,晉江同樣不余遺力。
就在不久前,南翼晉江國際芯創港產業招商中心開幕暨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晉江區域首批新賽道招商清單發布儀式在南翼晉江國際芯創港舉行。該項目開發規模505畝,總開發建筑面積約66萬平方米,將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規劃建設世界一流、全國領先的“集成電路新城”。
“再造一個晉江!”面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對營商環境提出的新要求,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晉江區域正構建起晉江民營企業創“芯”高質量發展的大舞臺,擘畫出民營企業千帆競發的宏偉藍圖。
(記者 施珊妹 王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