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晉江市環境監測站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晉江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其中空氣質量優的天數有118天,良的天數有63天,環境空氣質量穩定向好。
藍天白云相伴,晉江風景如畫。記者秦越攝
這樣的滿分答卷,與晉江全力推進環保項目建設、大力開展環保專項整治息息相關。“成績來之不易,近年來,晉江大力開展行業專項整治、實施燃煤鍋爐淘汰、推進集中供熱建設、開展惡臭異味整治等。”晉江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晉江也不斷推進環保項目,包括天然氣利用工程項目、污水管網改造項目、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項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等。
近日,在深滬東海垵集控區,以往密密麻麻的煙囪已被一根煙囪替代。走進集控區的企業,嶄新的供熱管道替代了原先的燃煤供熱管道,為廠區生產源源不斷地供熱。據了解,自2018年以來,晉江持續開展燃煤鍋爐淘汰,已累計淘汰595臺。同時,2020年底,東海垵集中供熱工程建成投運,集中供熱范圍內16家企業已完成燃煤蒸汽鍋爐替代工作。
日前,在晉江陸地港,一輛機動車排氣污染遙感監測車正在對一輛柴油貨車的尾氣排放口進行檢測。大約2分鐘后,監測結果當場打印出來:不合格。晉江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當即發出整改通知書。今年來,晉江首次運用遙測車對行駛中車輛進行尾氣監測,從而快速發現高排放車輛。截至目前,晉江生態環境局聯合交警、交通部門開展了多次聯合執法行動,共檢查214輛車,查處43輛尾氣排放超標車輛。
藍天的日益增多,離不開涉氣企業的積極參與。位于晉江經濟開發區安東園的鳳竹紡織新廠,作為全國紡織業首個整體通過“三星級”綠色工業建筑認證的項目,新廠在建設場地方面選擇聯合廠房、多層建筑,在資源利用方面采用預制式網梁樓蓋,兩者綜合提高了廠房使用率,達到節能、節材、節地的效果。
事實上,從2007年開始,鳳竹的梅嶺廠區就引進了智能化定型機廢氣余熱處理與回收系統,將高溫廢氣先通過設備把余熱回收,降溫后的廢氣進入后端的處理設施,實現達標排放。鳳竹公司董事長助理葉煒剛介紹,公司通過投入一批廢氣處理設備,一年能節省四五千噸標準煤使用量,也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晉江完成了29家印染企業定型機廢氣治理設施升級改造,并開展印染行業用電監控管理;同時以制革行業為試點,分批推進造紙、污水處理廠等行業惡臭治理,共完成12家企業惡臭整治。
建“綠色工廠”做“綠色制造”,堅持走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走進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F區,一個綠色廠區展現在眼前:當紡絲、卷繞完成后,全自動智能AGV運轉車將成品絲運送到自動智能外觀檢測、包裝線上,再通過提升機、智能分配車輸送至智能立體倉庫……無需人工操作,整套流程有條不紊地高效完成。這是該公司依據最新的智能網絡化工廠構建理念,借助智能化、數字化配套系統,實現了機器“換工”,是國內化纖行業第一套5G全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系統。“相比傳統生產線可節約用工80%。”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江秀明介紹。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細心的市民會發現,身邊的改變越來越多:從工地里出來的土方車再也不會裹著“滿身”泥漿在道路上“狂野”,在馬路上行駛的新能源車越來越多,共享單車也更受青睞……綠色基因深植人心。
“在‘晉江經驗’的指引下,晉江市委、市政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共融共贏,讓綠色成為晉江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上述負責人說,接下來,將繼續抓好項目、抓好整治,讓藍天白云常駐晉江。
(記者 闕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