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2020年秋季學期就要開學了。家住晉江池店龍湖嘉天下的新晉江人李群升把開心寫在臉上,他的孩子即將就讀小學一年級,學校是家門口的晉江市第七實驗小學崇法校區。
今秋,晉江教育再傳喜訊——幼兒園、小學、初中新增學位8280個。越來越多的李群升們,共享晉江改革發展的成果,教育獲得感進一步提升。多年來,晉江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培養人才就是贏得明天”的理念,晉江教育加快實現從“有學上、有書念”向“上好學、念好書”的新提升,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向“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新跨越。
晉江市實驗小學鳳竹校區圖書館,老師在陪學生閱讀
加大投入:
群眾教育獲得感實實在在
教育興則城市興,教育強則產業強。晉江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教育作為全局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每年為民辦實事的重點,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大規劃、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等保障力度。
李群升老家在重慶,來晉江已10多年,2017年在龍湖嘉天下購房落戶。“我們都很看好晉江,所以把家安在了這里。”工作之余,李群升喜歡一個人四處逛,領略第二故鄉的風景。最近,他的足跡顯示,主要往返于家和晉江市第七實驗小學崇法校區。
“孩子即將在這么美麗的校園學習、生活6年,我很期待。”距李群升所居住小區兩公里處,有一抹“閩南紅”,配以藍、綠、白等多種色彩,這就是晉江市第七實驗小學崇法校區。該校規劃學位2160個,其中,今年秋季招生一年級5個班、二年級2個班,李群升的兒子就是其中一員。
從家到學校,開車不用5分鐘,更令李群升滿意的是,孩子就讀的還是一所高規格高標準建設的市直小學。
據悉,崇法校區只是晉江市第七實驗小學的其中一個校區,今后,晉江七小還將布局崇文、崇武、崇德等3個校區,形成集團化辦學,有力推進晉江優質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資源布局均衡化,優質教育資源也來到了家門口。清華附中晉江學校是晉江與國內高端教育資源合作辦學的一大舉措。今年秋季,這所備受關注的學校即將迎來首批新生。如今,一期小學部正如火如荼建設中。記者了解到,新學期,首批新生將暫借紫帽中心小學過渡。
小學學位逐年增加,公辦幼兒園也“不甘示弱”。今年秋季,晉江市將有5所公辦幼兒園正式“亮相”,預計新增公辦學位1980個。
臨近開學,深滬中心幼兒園翡翠灣分園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入駐,或是教具,或是玩具,老師們精心裝飾著每一個角落,準備給萌娃們開學驚喜。
“我們幼兒園‘內外兼修’。”深滬中心幼兒園翡翠灣分園相關負責人王幼娜介紹,該園按照福建省示范幼兒園標準改造建設,室內設有閱讀室、美術室、科學室、多媒體室等專用室,室外有陽光運動場、小農場等大型戶外活動器械,為幼兒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和物質支持。
“小孩上幼兒園,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離家近,并享有優質教育資源。”想到再過幾天,女兒就可以入讀深滬中心幼兒園翡翠灣分園,曾女士有一種夢想照進現實的喜悅,逢人就“報喜”。
“僅2016年到2019年,晉江市財政教育支出就超過113億元,其中,2016年25.78億元、2017年26.64億元、2018年30.42億元、2019年31.11億元。”晉江市教育局局長陳建生介紹,五年來,晉江建成了泉州五中橋南校區等168個項目,新增優質學位60597個;同時,借助世中運契機,改造、新建了一批學校體育場館,涉及16所學校20個場館,賽事結束后,這些場館將進一步滿足師生的體育活動需求。
直面壓力:
教育公平問題明明白白
前幾天,晉江市實驗小學鳳竹校區迎來了一撥特別的“來賓”——100多名家長攜帶著材料,分批、錯峰前來為孩子報名。與其他新生家長相比,他們的心情比較復雜。
原來,今年入學壓力劇增,梅嶺心養小學“兩一致”對象必須進行電腦派位,當中有100多個對象未能中簽。在家長們因派位落選失落、為孩子上學煩惱之時,晉江市教育局、梅嶺街道早已有所準備,他們整合區域現有學校資源,積極協調晉江實驗小學,加大資金投入,推動實驗小學鳳竹校區建設進度,引導派位落選對象前往該校就讀。
“這幾年,轄區的小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入住的市民與日俱增,夜幕降臨,這里萬家燈火。”這個招生季,梅嶺街道教育辦主任黃珍藏比往年更忙碌,在統計摸排區域內新生情況的同時,絞盡腦汁統籌資源,以解決派位溢出的生源。
據統計,梅嶺街道現有62個現代小區、28個老舊小區,還涉及自然村,2020年秋季一年級新生就有2200人。不巧的是,轄區內嶺山小學拆遷重建中,整體搬遷至平山實驗小學同校區,這樣一來,區域內招生壓力更大了。頂著重重壓力,晉江市教育局、梅嶺街道多番探討,一遍又一遍地設計調配方案,在確保每一個學生都有學上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當天,交材料、詢問報名細節后,家長們饒有興趣地逛起了鳳竹校區校園。其中,一棟六層樓高的建筑吸引了家長們的注意。那是鳳竹校區今年新建成的教學樓,與舊教學樓的連廊設計,更顯大氣。
相比硬件設備,家長更看重學校的“軟件”,紛紛就學校師資、管理等方面發問,而這些問題均得到了解答。加盟晉江市實驗小學4年來,鳳竹校區的辦學成效喜人,教師、學生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比賽中碩果累累,課程建設和校園文化精彩紛呈,目前學校開設了35門校本選修課程,并組建學校民樂團,在全體學生中普及巴烏、啦啦操、竹編等,學生在這里快樂學習,辦學滿意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
近幾年,“電腦派位”越來越被晉江市民尤其是新生家長所熟知,這種方式逐步應用于晉江中學、小學乃至幼兒園的招生。
晉江市第五實驗小學是晉江中心城區教育資源整合提升工程率先啟動的項目,于2012年9月3日正式開辦,打響了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優質教育的“第一槍”。
今年秋季,晉江五小江浦校區將正式投入使用。至此,晉江五小已從一所新開辦市直小學,成長為后起之秀,并通過教育集團模式,發展為一所擁有三個校區的大規模優質實驗小學,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盡管坐擁三個校區,一到招生季,晉江五小也免不了要進行派位招生。算起來,今年已是晉江五小連續第8年派位招生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中簽”,也有人“落選”。“雖然沒能‘中簽’,心里有些失落,但不得不說派位招生還是公平公正的。”今年的總校區派位,家住陳埭溪邊的丁先生到場觀摩,了解派位軟件的運行。
記者從晉江市教育局初幼教科了解到,2020年晉江全市280所小學預計招生將達34500人左右,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梅嶺街道、池店鎮落戶人口數量急劇增加,成為入學壓力最大的兩個區域,生源增幅超過10%。各鎮街的招生情況也普遍存在中心小學學位緊張、基層小學學位剩余的現象,晉南片區的生源相對有所減少。
“隨著國家生育政策逐步放開,出生率較前期有一定的提高,以及城鎮化進程加快,今后幾年中心城區的入學壓力還會逐年增大,派位入學將成為招生常態。”陳建生介紹,針對招生壓力大的地方,晉江提前謀劃,積極推動學校工程建設和改造擴容,并整合區域現有學校資源,最大限度進行擴容,解決學生就學問題。
提升師資:讓優秀教師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一手抓拓展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同時,晉江教育也在不斷“招兵買馬”,每年通過全省公開招考、赴高校招聘、部屬免費師范生專場招聘等形式,為晉江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今年秋季學期,晉江教育再添生力軍,315名公辦教師將登上三尺講臺。據了解,今年新招聘的公辦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多達66人。
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李玉玲是晉江池店人,今年通過省統考,應聘成為家鄉的一名公辦中學生物老師。
說起家鄉教育,李玉玲十分熟悉。原來,上大學期間的每年暑假,她都會參與“教育改變晉江”志愿服務活動,深入晉江各中學,為準大學生們提供志愿填報咨詢服務。其間,李玉玲驚喜地發現,晉江學校“顏值”越來越高,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厚,宣傳欄上張貼的中高考喜報更是令人看了心喜。
“從小到大,我在晉江讀書遇到了很多好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著我。如今,我也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了,我必將傾囊相授,毫無保留。”對于即將開啟的教師生涯,李玉玲滿是期待。
晉江教育的精彩吸引并且留住了很多優秀教師。前幾天,泉州市教育局發布2020年“教育世家”名單,共有34戶家庭上榜,晉江就占11席,東石人蔡東晞一家位列其中。
蔡東晞介紹,從父親蔡崇遠開始,他們一家三代都有人扎根教壇,從教年限合計105年。
“在晉江,教書育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無論是新老師還是老教師,都有很多平臺可以展現自我,社會對老師的認同度也很高。”蔡東晞笑著說,身邊的老師都很敬業,業務能力也很強,雖然教育方法各有不同,但是初心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努力幫助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如今,蔡東晞一家三位老師都奮戰在教育第一線,他和愛人蔡萬算在東石第二中心小學任教,兒媳常樂就職于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我這一輩子最引以為榮的稱號便是‘老師’,看著學生們在各行各業閃閃發光,心里特別滿足。”蔡東晞說。
師者,既傳道,也“解惑”。近年來,晉江不斷搭建平臺,通過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引育力度,強化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新秀等梯隊建設,并通過舉辦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帶動中小幼教師全員崗位練兵,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水平。
即便今年面對疫情大考驗,晉江老師“充電”的腳步也不曾停下,各學科紛紛組織開展“云端”教研,在線探討教學、授課。
“我們匯聚多方力量,搭建線上教研平臺,線上指導直通‘千萬家’。”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陳淑端介紹,疫情期間,他們發揮泉州晉江兩級52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輻射力,調動35個“1+3+N”工作團隊驅動力,聚焦幫扶基層校開展線上教學、教研活動。同時,依托“教科研培”平臺,分解了133項任務,策劃了40場市級教研和26場教科研活動。
此外,晉江教師進修學校還巧借名師工作室公眾號、釘釘群等,推送教育視頻課程資源1358節,當主播、開網課多渠道線上指導267人次,為教師“宅家”備課提供便利,為家長科學有效地幫助孩子進行預習提供策略,為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供引導,全面助力“停課不停學”,促進教師成長。
多方助力,晉江教師成長迅速,屢獲上級表彰。2015年至2019年,1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師”稱號,8人獲評福建省特級教師,2人獲評“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另有19人獲評“福建省優秀教師”稱號……碩果累累,成績喜人。
(記者_蔡紅亮董嚴軍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