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劉文儒帶隊到內坑鎮開展調研。晉江市領導李自力、莊天懷、許疇料參加活動。
晉江市領導先后調研了蓮山路內坑黃塘段、站前商務區、內坑智能制造區項目地塊等,隨后召開匯報會,聽取內坑鎮“十四五”發展規劃及有關工作情況匯報。
劉文儒指出,內坑鎮作為革命老區,過去十年的變化翻天覆地,得益于干部群眾企業的共同努力及產業、城建及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良機。內坑是全市“六大新增長區”的重要組成,坐擁高鐵、高校、高速、陸地港“三高一港”獨特優勢,成為全市最有潛力、最有前景的區域之一。下一步,內坑鎮要發揮老區優勢、區位優勢、后發優勢及政策優勢,全力打造晉江的門戶新城。
如何蛻變,如何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劉文儒表示,產業是發展的基礎和要素,關鍵在提升,要深入研究拖鞋業、建陶業、物流業、商貿業、裝備制造業等,推動產業整合、轉型升級。城鎮是平臺,關鍵在提質,要聚焦“鎮域中心打造”“交通路網建設”“公共配套完善”“環境整治提升”等存在問題,抓緊破題,塑造城鎮新樣板。人才是根本,關鍵是引育,要發揮好泉州職業技術大學作用,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人才。
劉文儒強調,下一步,要立足一體化,發揮既有優勢,走“城鄉統籌、一體建設、產城融合、聯動發展”的路子。要畫好一張藍圖,站位全局、做好規劃,圍繞“城鎮怎么建”“產業怎么發展布局”“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怎么提高”“人居環境怎么提升”等問題,策劃一批實實在在的項目,明確具體發展計劃,確保干一件成一件。要算好一本發展的賬,摸清家底,明確“空間在哪里、項目在哪里、錢從哪里來、資源怎么用”,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招。要擰成發展一股繩,打好“烽火內坑”這張牌,團結凝聚老區人民力量,發揮敢為人先、艱苦奮斗的精神,充分調動干部群眾的激情和動力、企業家的熱情和活力,凝聚各方發展合力,共同將“紅色老區”建設成“紅火地區”。
(記者_蔡斯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