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規劃建設組了解到,今年以來,該項目正式從安征遷轉入引投建階段,首期古民居修繕工程和一期景觀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中。
梧林社區擁有閩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民居和哥特式、古羅馬式等各式各樣的建筑。(梧林社區 供圖)
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是一項傳承歷史文脈、留住鄉愁記憶、造福子孫后代的文化保護工程,總占地約1平方公里,規劃有200多畝的傳統建筑核心保護區、170多畝的大師工作室休閑景觀區、200多畝的花海生態景觀區和約800畝的田野觀光體驗區,投資規模初步概算為13億元,為省級重點項目。2017年3月,該項目正式啟動。一年來,項目設計、房屋征遷、拆除整治、施工建設等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日前,記者來到梧林社區,只見德龍宅等閩南古建筑正在進行修繕。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需要修繕加固閩南古建筑55幢、歷史洋樓11幢、番仔樓12幢及石頭結構建筑14幢。目前閩南古建筑修繕已率先啟動,8家古建公司已進場,18幢古建筑正在施工。因為這些古建筑風格各異,所以從單體設計、結構加固、墻面修復、材料選擇等,每一幢古建筑的修繕都按照保持原貌、修舊如故的理念進行。
另一邊,一期景觀工程正在對風水塘、燒塔仔及朝東樓周邊景觀進行提升。風水塘周邊栽種了一些香樟、梧桐和鳳凰木,鳳凰木開滿了火紅的花朵,鮮艷而美麗。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經完成朝東樓兩側地磚鋪設和排水溝埋設,正在優化兩側綠化帶和景觀施工。燒塔仔區域也已完成喬木種植、草坪綠化、溝渠排布,廣場溪石鋪設已基本完工。
為豐富旅游業態,梧林社區還開展梧林村村史僑史修編工作,收集整理僑居、僑史、傳統工藝資料,繪制電子地圖,完善古村資源檔案;保護編竹籃、蔥頭糖、肉丸等傳統工藝,資助傳承者在古村落進行活態傳承,逐步實現古民居由單一的居住功能向集文創、休閑、旅游、民宿等功能于一體的“居住+”轉化。
接下來,該項目將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保證建筑原真性與整體性,加快閩南古建筑、歷史洋樓、番仔樓的修繕,同步推進景觀提升及安置房建設等工作。在招商工作上,將加快和有成功經驗的運營商進行論證洽談,積極打造4A景區,建成僑鄉文化博物館、閩南文化后花園。(記者 許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