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擼起袖子加油干。一輛快遞車,在張海欽身上,就撐起了自己的一片天空。雖然他左臂殘疾,卻靠著打拼,日送百余個快件,用自己的奮斗書寫幸福人生。
工作
熟練派送快件 比常人辛苦許多
張海欽熟練地派送快件
8月15日上午10時許,在晉江梅嶺街道崎山聚興小區(qū),正在派件的張海欽右手托住快件,用殘缺的左臂扶著,熟練地將3個包裹從快遞車車廂里一一拿出來,放在花圃護欄上疊起來。接著他下蹲,右手托住包裹,左臂扶著,起身,麻利地抱起3個包裹,步履矯健,走了兩三百米,送到14樓。
這趟普通的派件,因為左小臂殘缺,張海欽做起來比正常人要辛苦很多。當天天氣悶熱,汗水已經(jīng)濕透了他整個后背衣服。“這三個快件有20多斤,已經(jīng)習慣了。”言語中,張海欽更多的是淡然和堅毅。每天早上8點上班,揀件、錄入、裝車、沿線配送,平均一天有100多個快件經(jīng)過張海欽的手,安全順暢地抵達市民家中,“曾經(jīng)有一天派送兩三百件,忙到深夜12點多”。
雖然手有殘疾,張海欽干起活來并不比別人差。
心路
出事故左小臂沒了 一度感覺天塌了
張海欽1986年出生,老家在安溪蓬萊,2013年來到晉江,從事快遞業(yè)務,在郵政速遞晉江梅嶺攬投站上班。“沒有挫折,哪知甘苦。”張海欽回憶,他16歲開始跟車跑業(yè)務,后來就自己開車跑運輸。2005年,他駕駛小貨車跑運輸時,下坡中突遇剎車失靈,以致車輛撞山頭側(cè)翻,左手被撞受傷,送醫(yī)搶救。
醒來后,看到自己的左手已殘疾,張海欽感覺天塌了,不知哭了多少回,“整天窩在家,家門都不敢邁出去”。甚至夏天不敢穿短袖襯衫,一看到左臂上空落落的,他心如刀絞般疼痛。
“既然發(fā)生了,就面對現(xiàn)實吧。”在家人、朋友和同學的不斷安慰鼓勵下,張海欽慢慢想通了,漸漸擺脫了自卑心理。
新生
學會單手干活 用勤奮贏得信任
后來,張海欽外出擺地攤賣玩具,雖沒賺到錢,但因生活所迫,也學會了單手干活的技能。2013年,經(jīng)親戚介紹,張海欽來到晉江應聘快遞員。“只有一只手,能行嗎?”剛開始,公司工作人員難免有疑慮,看到張海欽態(tài)度很堅決,就決定讓他試試。果然,張海欽用自己的拼搏贏得信任。
“派送快件掙的是辛苦錢,就是拼誰有干勁,不打拼,是掙不了錢的。”剛開始做快遞員時,張海欽很興奮,總想著一天多派幾件,就可以多賺錢。由于業(yè)務熟練人勤快,他的工作量并不比別人少,現(xiàn)在負責梅嶺街道6個小區(qū)和一個村莊的派送工作,每個月收入也有4000多元。
感言
社會好人多 要更努力生活
在同事的眼里,張海欽勵志、勤奮,雖然他的左臂殘缺,但干起活來和常人沒有兩樣。平時比較重的快件,他都能自己裝運,獨立完成派送。“獨自扛過50多斤重的包裹。”張海欽說,想要有收獲,就要樂觀向上,比別人付出更多。攬投站相關負責人也說,張海欽服務好、速度快,派送工作幾乎“零差評”。
“還是好人多。”張海欽感慨道,一路走來,雖少不了艱辛,但也遇到很多的暖心事。在公司,自己責任區(qū)一有油煙機或消毒柜等大件快遞時,同事們就說:“跟客戶聯(lián)系好時間,咱一起送上門。”
“招呼吃飯喝水,體諒人,不讓扛上樓,都有。”張海欽告訴記者,由于經(jīng)常派送,好幾個業(yè)主都認識他,當他打電話問業(yè)主是否在家時,業(yè)主很體諒,就讓他把快件放在門衛(wèi)室等地,免得他勞累上門。
如今,張海欽的父母在老家賣早餐,哥哥當廚師,他說靠自己的辛苦付出,能自給自足,也有能力孝敬父母,接下來要更加努力,想在城里買個房子,過上好生活。
■東南早報記者 吳水保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