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福建省晉江市華豐醬油釀造廠,吳華清(左)和吳宗洲在查看黃豆發酵情況。
“90后”青年吳華清出生在福建省晉江市一個制醬世家,爺爺吳宗洲早年是廈門一家醬油廠的制醬師傅,經過長期實踐,吳宗洲摸索出一套傳統古法醬油制作技術,經過選豆、洗豆、蒸煮、發酵等五道工序,采用傳統大缸日曬發酵,一般成醬至少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32年前,提前退休的吳宗洲回到家鄉開起了自己的醬油廠,堅持用傳統古法釀制醬油。3年前,吳華清從大學畢業,守缸制醬的接力棒傳給了他。
吳華清跟著爺爺邊學邊做,將老一輩制醬人對濕度、溫度等感官經驗量化成精確的數據。用古法制作的醬油醬香醇厚,在國家監督專項抽查中被認定為質檢合格好產品,不僅受到當地百姓認可,還通過一些在外的華僑相互介紹,賣到了菲律賓、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