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由晉江市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會創辦的“心商店”滿月啦!在商店滿月之際,營業額正式突破150萬元大關。
當天下午,記者再次探訪位于英林鎮英塔路的“心商店”,了解在開業熱情過后,商店是否已步入正軌運營?經營中是否遇到哪些困難,又是如何突破和解決的?
賣出物品35000多件 每天營業額一兩萬元
下午3點多,太陽依舊火辣辣的,“心商店”三間店面內依舊聚集不少人氣。“心商店”店長洪榮基介紹,中午剛剛在微信朋友圈發布30條全新羊毛被上架消息,原價500元以上只賣200元,下午就有不少市民聞訊而來。
一個月以來,“心商店”基本上每天都保持上新狀態,而“心商店”的微信小號也會及時發布上新物品的信息,廣而告之。“開業以來,商店穩健經營,除了開業首日營業額突破50萬元,后來每天的營業額基本都維持在1萬至2萬元,每天進店客流量也有幾百人。”洪榮基說,尤其最近正值換季,上新了許多質量不錯的襯衫、茄克、西服等秋款服裝。
原價四五千元的勁霸、柒牌羊毛西服套裝,現價分別只要300元和150元,僅限30套;勁霸真皮夾克,原價8000元以上,現價只要800元,僅限15件……近日,“心商店”陸續拋出重磅消息,吸引人流不斷。除來自英林鎮周邊的居民,還有不少特意從晉江青陽、泉州市區,以及惠安、廈門等地遠道而來的。
“‘心商店’現在很出名,我們都是朋友介紹過來的,這里的東西物美價廉,還能獻愛心,很不錯。”來自青陽的陳女士和朋友組團而來,一共挑了20多件衣服,除了給家人穿外,還準備送親戚朋友。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心商店”一共接收到募捐物品187000多件,除各大企業的尾貨庫存外,還收到許多市民自發捐贈的服裝、被子、茶葉、電子產品、文具等,而自7月23日開業一個月以來共賣出物品達35000多件,并在8月23日下午5點左右,累計營業額突破150萬元。
慈善商店“不足”初顯 逐步趨于專業店鋪運營
“‘心商店’位于英林較為偏僻的地段,但每天晚上店門口都停滿了車,這三間店面永遠是最熱鬧的。”談起商店的運營情況,洪榮基這樣形容,這既在他們的預想之中,也在他們的意料之外,“許多人一來就是10多件地買,最多的人一口氣買了120件,這種持續淘寶式的購買很難得。”
一個月來,“心商店”正逐步進入正軌運營,商品基本實現按種類進行掃碼出庫。英林鎮政府作為商店的監督方,每天的營業額都會交到英林鎮財政所,再由財政所審核并匯入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會,而商店每天盤點后,也會及時在群里播報當天的業績。然而,這一個月來,在商品一邊熱賣一邊整理的過程中,作為創新慈善方式的“心商店”在運營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
“由于前期經驗不足,店里人手不夠,貨品數量多、質量參差不齊,缺乏專業的團隊操作,商品的定價只按種類一刀切。”洪榮基坦言,這種方式導致在售賣過程中,同樣價位、品相好的物品被一搶而空,較差的往往被剩下。接下去,針對這個問題,“心商店”將在雙休、節假日邀請一些服裝企業的專業商品團隊來為商品定價,根據商品的品相、面料、品牌、工藝等層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價位,達到物有所值,也更加符合市場規律。
另一方面,“心商店”也正趨于商業店面的專業布局。洪榮基介紹,由于店面場地局限,貨品數量眾多,目前“心商店”內對于商品的展示較為籠統和單一,物品陳列缺乏質感。“接下去,我們也將邀請企業的專業陳列團隊幫忙,將品質不同的衣服錯開展示、分別陳列。”
此外,消費者進店后要怎么走,需要在哪些展區停留等一系列店鋪運營的專業問題,目前也正逐漸被提上議事日程。
專職店員+志愿者保障日常運作 慈善公益項目陸續生成
眼見開學季馬上要到了,“心商店”志愿者中有不少是學生和老師。為保障工作的延續性及商店的正常運營,“心商店”也開始聘請專職店員,每天除了前來做義工的志愿者外,還安排4名專職店員看守,平均一天的工作時間是9至10個小時。
副店長馬小霞是其中的專職人員之一,在此之前,她也是“心商店”的一名義工。7月7日開始,她原本只是利用休假來這里幫幫忙,沒想到幫“上癮”了。由于曾經在服裝店做過兩年的店長助理,對于店鋪管理頗有經驗,在“心商店”開業時,洪榮基便邀請她留下來繼續為“心商店”服務。
“這是一家特殊的商店,在這里工作能夠感受到別樣的溫暖和感動。”馬小霞說,一方面是前來購買的顧客很善解人意和富有愛心,當被告知衣服不讓試穿時,大家都能理解,有些顧客購買時甚至幫忙整理衣物,減少了店員和志愿者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許多前來幫忙的志愿者都很積極,并能吃苦耐勞,大家在一起工作十分開心。
此前負責“心商店”開業籌備的專職義工鄭幼平,原本計劃在商店開業后就回漳州老家繼續打理農場事業。但她回去一個星期后,又忍不住回來了。“離開后還是會掛念這里,這個商店就像自己親手哺育的寶寶,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舍不得離開。”鄭幼平坦言,她將遵從內心的聲音,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繼續為“心商店”服務。
隨著“心商店”如火如荼地運營,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會也相繼策劃生成一系列慈善公益項目。據介紹,不久前成立的“應急難基金”,面對全鎮的低保和五保戶對象,針對其重大疾病、災難提供救助,最高補助金額達5000元,目前已有三名對象在申請該項救助;此外,基金會的定向幫扶資金大部分已經撥付到位,將用于村莊的強村敬老計劃。
教育事業作為基金會的重點支持領域,“英林大講堂”被列為其中的先行項目。去年12月成立以來,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會始終為大講堂提供資金保障、加強政策指導,目前已成功舉辦四場活動。另一方面,基金會還積極在教師外出培訓、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獎教獎學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助推英林軟實力的發展。(記者 柯明嬌 秦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