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安全,再加把勁,一定要按照時間節點完成施工任務,盡快送電……”日前,在內坑鎮陸地港電力線路施工現場,晉江供電公司組織20余名施工人員正加緊施工,有的爬電桿、有的松線、緊線、換線、重新架線……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110kV內坑變10kV環宇Ⅱ回是晉江國際陸地港的主供線路,由于陸地港的快速發展,出現季節性“卡脖子”,且為“單輻射”供電。
中國經濟網泉州8月11日訊“大家注意安全,再加把勁,一定要按照時間節點完成施工任務,盡快送電……”日前,在內坑鎮陸地港電力線路施工現場,晉江供電公司組織20余名施工人員正加緊施工,有的爬電桿、有的松線、緊線、換線、重新架線……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這是晉江供電公司提升優質服務,保障晉江國際陸地港安全可靠供電的一個縮影。
“讓兩回10kV線路形成手拉手供電,可以讓電網運行方式更加靈活。”晉江供電公司運檢部負責人介紹說,在10kV白垵線和10kV環宇Ⅱ回之間架設起聯絡線,一方面可以解決110kV內坑變繁重的供電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10kV白垵線和10kV環宇Ⅱ回的供電可靠性。110kV內坑變10kV環宇Ⅱ回是晉江國際陸地港的主供線路,由于陸地港的快速發展,出現季節性“卡脖子”,且為“單輻射”供電。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確保陸地港安全可靠用電,晉江供電公司按照“一線一策”的原則,制定線路改造“開源分流”實施方案,確保網架結構整體最優化,實現電網“均勻出力”。結合110kV葛洲變投運,通過新建110kV葛洲變10kV白垵線,對10kV環宇Ⅱ回負荷進行“分流”,實現線路“減負”。工程竣工后,110kV葛洲變10kV白垵線與110kV內坑變10kV環宇Ⅱ回形成區域“手拉手”供電,即解決了10kV環宇Ⅱ回季節性“卡脖子”,又改變10kV環宇Ⅱ回供電“單輻射”供電,全面提高晉江國際陸地港的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電網供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配網線路“手拉手”供電,確保線路實現互供互保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必然需求。晉江供電公司按照“一線一策”的原則,通過深入各現場勘測、設計,尋找線路最近、最佳的聯絡點,確定聯絡方案,對新架設的聯絡線路、分段聯絡開關、計量裝置和計量方式等均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從中尋求最優方案,力求使負荷分配最合理化,電網運行方式更具靈活性。(葉端端 陳錦銘 康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