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晉江市第十三屆代表大會7月30日勝利閉幕。雖身在外,但海內外鄉親借助本報微信、網站等,及時關注、了解關注家鄉的盛會;而三天的黨代會同樣給晉江企業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來許多企業家和企業高管的熱議與點贊。大家紛紛表示,對新一屆晉江市委班子充滿信心和期望,晉江市委工作報告總結成績,指明方向,“敢拼會創、砥礪前行”的口號振奮人心,海內外鄉親以及企業界愿齊心團結,共同為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出力。
常交流促合作
愿為家鄉發展作貢獻
菲律賓晉江同鄉總會理事長施亨利對新一屆市委領導班子表示祝賀,并祝家鄉晉江的明天會更好! “我讀黨代會報告,它總結了晉江過去五年的成就與經驗,又展現了未來五年的整體規劃和壯麗宏圖。”他相信,新一屆晉江市委領導班子一定可以帶領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海內外500萬晉江人,在更高的起點上,從輝煌走向更大的輝煌。
“在新聞上看到晉江引進了集成電路這一大項目,海外赤子無不歡欣鼓舞。相信這一項目必能成為家鄉持續發展的新亮點。”施亨利說,晉江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內存生產研發中心指日可待,希望晉江的新興產業能快速騰飛。
山東晉江商會執行會長李德鳳從本報的微信公眾號關注了黨代會全程,“晉江市委工作報告令人振奮,展現了晉江人的精氣神。”李德鳳表示,商會接下來將促進兩地進行優勢互補、產業對接,使“晉江精神”牽手“齊魯文化”,向世人傳遞晉江商人的正能量。
陜西省福建商會名譽會長陳永川表示,家鄉這幾年的發展讓人倍感驕傲,這次黨代會的順利召開,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相信家鄉會越建越美。他說,陜西省福建商會將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希望今后可以多拿項目回到家鄉投資,與家鄉共成長。
敢拼搏走出去
創新思路推動國際化發展
重慶晉江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丁垂雄說,得知家鄉召開黨代會,他們第一時間通過商會平臺讓更多商會同仁得知家鄉如今的驕人成績和今后五年的發展宏圖。“看了報告后,感受到晉江最近幾年的發展令人欣喜,越創越勇,接下來也將越走越開闊。”
談到“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丁垂雄表示,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能否成功,關鍵在人才,晉江需要進一步完善引才留才機制,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群體到晉江生活、工作,使其成為新晉江人。“我也相信,在新一屆市委領導班子的多方‘搭臺’、對創新企業的相關政策扶持下,晉江會以更開放包容、敢拼會創的態度與國際接軌。”
馬來西亞晉江社團聯合會青年總團長、馬晉聯青商會會長蔡富發表示,對于晉江所推行的“三大戰略”“七大品質提升工程”“‘136’攻堅行動”,他有十二萬分的信心。他說,這是一個有前瞻性和國際宏觀視野的政策,能大幅度地提升“晉江制造”的國際內涵。而馬來西亞為東盟的窗戶,其身后擁有有6億多人口的市場,如果雙方可以開展合作,就可以增加晉江企業在國際的影響力,達至雙贏局面。“一帶一路”的政策是開路先鋒,晉江的好政策就是強有力的后盾。
“我在朋友圈上面看到了晉江經濟報關于黨代會的直播和一些報道,雖然沒有來到現場,卻也是感覺很激動。”澳門晉江同鄉會副會長王長慶說,晉江提出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他覺得很符合現在晉江的定位。晉江有實力,也有能力走國際化的道路,尤其是晉江引進集成電路這么大的項目,相信晉江變成國際化城市指日可待。
“報告中提到全力推進產業品質提升工程,守住傳統產業看家寶、培育新興產業生力軍、做強現代服務業增長極,我認為在應對宏觀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攻方向,提高有效供給,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十分有必要的。”澳門晉江同鄉會會長黃共流說。
談創新話人才
加速產業國際化進程
福建龍峰紡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天扶告訴記者,今年的黨代會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國際化”。“從產業角度而言,我個人認為,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形勢,晉江產業應以跨越趕超、轉型升級為主線,加快創新轉型,主動融入國際市場,以加速晉江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國際化”也引起了晉江勁霸男裝有限公司人資行政總監范金興的關注,“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也就是要擁有全球視野,這符合現今晉江不斷發展進步的狀態。它為我們描繪了未來晉江發展的藍圖,包括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完善高端醫療、高端教育和高端社區等城市功能,出臺政策吸引全球精英及高新技術產業,務實且具實踐性。”
福建優蘭發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甘木林則表示,工作報告里面“值得托付終身”這句話讓他觸動很深。他認為,這句話體現了晉江的包容精神,對人、對新技術、對國際先進理念的開懷接納,讓人、企業有信心將未來托付給晉江。
甘木林則提議,晉江應繼續引進高新項目、高新企業,對傳統企業則鼓勵自主創新。在更多層面上,做好引導、鼓勵,給予企業方向和空間。“從現有的產業上看,可以在企業人才方面,進行一些創新人才的培訓培育,并且要在這方面讓企業看到其中的好處。”
這一觀點得到裕佳利(福建)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田龍的認同。“晉江產業轉型升級正面臨嚴重的人才資源制約,人才的引進是十分關鍵的。政府應該在加強人才培養上下功夫,發展職業技能教育。以電商為例,國外電商較國內更為成熟,思維更開闊,應進一步完善人才保障,引進國外電商人才,甚至是組織本地人才出國學習交流。” (記者 陳維曦 林文婧 莊詩瑩 李杰 巫舒靜 見習記者 柯國笠 李曉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將海絲底色融入全球文化版圖2025-06-0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