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晉江梅嶺街道梅庭社區奧林春天居家養老站,說起社區的志愿服務,70多歲的李阿姨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
“不定期舉辦老人手工坊課堂、組織老人集體出游;為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定期安排義診;每年組織70歲以上老人辦集體生日宴;逢年過節開展敬老慰問……從農村搬進小區居住,社區里豐富多彩的養老志愿服務,是我以前想都沒想到的,讓人很暖心。”李阿姨笑著說,受到社區志愿者的影響,幾年前,居家養老站的老人們成立了一支“‘夕陽紅’義務巡邏隊”,數年如一日,每天都義務巡查小區。
梅庭社區黨支部書記許再發介紹,2010年社區成立后就把志愿服務當成一項常規工作來抓落實,并通過加強組織建設,不斷擴大志愿服務覆蓋面。6年多來,社區已成立志愿者服務站和MT志愿者之家,下設5個小區志愿服務站及2個專業志愿小隊,先后與22家社會組織合作,圍繞扶貧幫困、文體活動、醫療保健、青少年服務、婦女服務、居家養老服務等內容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逐步形成了全覆蓋、網格化志愿服務工作格局。
記者了解到,梅庭社區志愿者招募主要通過現場活動、社區公眾號、微信群、QQ群、社區網站等各類平臺進行,志愿者招募后還開展了基本業務培訓和專業培訓,并建立志愿服務星級認定及志愿服務時長兌換機制。截至目前,梅庭社區志愿者人數達122人,通過開展各類活動,每年參與服務人次達300人次以上,服務時長3000小時以上。
據介紹,梅庭社區常年開展的志愿服務包括“梅庭新語”社區文化節、垃圾分類回收置換、居家養老服務、義務星期六、夕陽紅老年義務巡邏、梅庭學堂、夏令營、冬令營等項目。其中,連續4年開展的“梅庭學堂”為社區雙職式父母解決孩子下課比父母下班早的困擾;連續舉辦6屆的“梅庭新語”社區文化節,通過開展春聯贈送、義診、居家養老聯誼、元宵游園等志愿服務,每年的志愿服務時長均達100小時以上。
許再發表示,下階段,他們還將以項目化的方式,通過線上平臺發布、線下整合協同,形成完整、閉合的公益生態鏈,志愿者可以通過“做志愿者、捐物、捐款、捐項目/創意”四大版塊的線上申請,參與到線下項目活動中去,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志愿服務。(記者 賴自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