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3日訊 晉江安海860多歲的“國保”白塔,一直牽動著眾人的心。2014年6月,市民發現塔檐坍塌;在等待了1年后,2015年7月,白塔修繕方案敲定;又等待了8個月,現在白塔終于啟動修繕。
昨日白塔外腳手架已經搭到第
晉江市文保中心主任、晉江市博物館館長吳金鵬介紹,白塔修繕將采取修舊如舊方式,分別對塔基、塔身、塔檐、塔內短梁及塔心柱、佛龕及券等進行全面修繕。按照計劃,今年7月將完成全部修繕。
師傅:
江蘇請來了10多名工人 從事古建筑修復超20年
昨日上午,安海白塔四周已被搭建一半的腳手架圍住,工地與外界由白色擋板阻隔。負責修繕的蘇州思成古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張工告訴海都記者,3月12日他們就開始請專業工人搭建腳手架,由于連日陰雨,腳手架全部搭完還要一周左右時間。為了不傷到白塔,腳手架與塔身保持一定距離,并與6個地錨樁由鋼繩斜拉連接固定,防止腳手架晃動傷到塔身。
張工告訴記者,搭好腳手架后,專家可以更直接地接觸白塔內部,這樣可能會發現以前沒發現的問題,完善修繕方案。他介紹,此次他們特地從江蘇雇請10多名從事古建筑修復工作20年以上的工人。
吳金鵬告訴海都記者,按照原先計劃,修繕主要針對塔基、塔身、塔檐、塔內短梁及塔心柱、佛龕及券五方面。塔基修繕主要對花崗巖須彌座塔基清洗去污,對開裂的條石進行粘接修補;塔身修繕主要修補墻面損傷,墻面磚體碎裂的用同樣規格紅磚替換或剔補;坍塌塔檐將用同樣規格形狀的紅磚剔補重砌;塔內短梁及塔心柱將進行加固;佛龕及券變形的將做局部拆除后重砌,并對開裂部分灌漿加固處理。
材料:異形紅磚已搞定 大型塔心木還在找
白塔的修復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安海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當時為滿足塔身造型需要,白塔出現了扇形磚、拐角磚等多種異形磚。專家查看白塔發現,塔身的紅磚呈長方形,尺寸較大,長寬厚比例與近代條磚4∶2∶1的規格相比較,明顯較長。為了確保白塔修繕工程能按時按序推進,去年7月安海鎮政府還通過多種渠道重金尋找白塔修繕所需異形紅磚材料的線索。但由于燒造困難,在晉江本地一直找不到合適生產企業。
張工介紹:“最后我們在江蘇宜興找到了一家生產高溫耐火磚的企業。”據了解,修繕白塔需要100多塊異形紅磚,考慮工耗,采購了220多塊,這些磚將在4月1日左右運抵工地。
在白塔3層以上,塔心有一根直徑約40厘米、高度8米的大型木樁支撐塔頂葫蘆狀的塔剎。記者透過塔洞看到,木樁表面已被蟲蛀得表皮脫落、千瘡百孔,并有小幅傾斜,看上去已不堪重負。
“塔心木的更換是個問題,施工時要先用吊機把塔剎移開。白塔的塔剎是水泥做的,不會太重,技術上沒有什么困難,但要找到一根這么粗這么長的相同木材不一定容易。”張工說,因為腐朽較重,木種得等專家確認,目測可能是松木或杉木。現在初步方案是用同材料同體積的木頭更換,但木頭還沒找到。最后如果實在找不到,將與有關方面溝通是否用其他材料代替。
本報一直關注白塔
2014年6月,本報報道了《860歲安海白塔4樓塔檐塌了 市民盼早日修繕》《白塔牽動眾人心 專家本周會診》《再訪862歲白塔 清華專家的愛與憂》。7月報道《“上天入地”為白塔全面體檢》。8月報道《老鄰居捐100萬修晉江安海白塔 修繕最快今年年底啟動》。2015年7月20日,本報報道《晉江安海“國保”白塔修繕方案敲定 預計9月動工》。(海都記者 陳紫玄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