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沒有及早發現或輕信藥物增高產品延誤了治療,專家提醒生長激素口服不能達到增高效果。
家長不懂矮小癥
耽誤了治療時機
家住大學路的琳琳(化名)今年十五歲了,只有一米四七的個子急壞了媽媽李女士。據李女士介紹,琳琳這個身高已經維持了近半年了,由于琳琳是個女孩子,李女士一直覺得稍微矮點不要緊,很可能是晚長,當聽醫生說孩子的股溝已經封閉,失去了藥物治療的機會后,李女士一下子傻了眼。“我以前并不知道醫院可以檢查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更不知道身高是可以治療的,這下可把孩子耽誤了?!崩钆扛嬖V記者,按照她和丈夫的身高,孩子至少應該能長到一米六以上,所以他們才沒太重視。同琳琳相比,只有3歲的田田(化名)就幸運多了。走上身高測試儀,田田的身高顯示同一歲的小朋友差不多,只有76公分,是明顯的生長激素缺乏癥,但由于年齡小,田田在接受治療后身高很有希望“追上”同齡小朋友。
青醫附院兒科主任李堂介紹,很多家長不了解矮小癥和生長素,孩子個頭矮了就猛吃補品,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孩子長個有點晚,等兩年就好了,“這些原因都導致孩子在關鍵時期喪失了身高增長的機會,甚至帶來一系列心理創傷?!崩钐谜f,臨床調查發現,因身高問題帶孩子就醫的家長中,有半數根本不了解矮小癥和生長素,也不知道生長素缺乏會導致個頭不長,反而簡單地認為營養是長個頭的唯一原因。
口服藥
能長個是“忽悠”
“受天氣影響,這兩天前來義診的患者不是很多,但經我們確診的矮小癥患者已達二十幾例?!睋钐弥魅谓榻B,臨床調查顯示,島城青少年中矮身材比例約占3%,根據青島市人口基數和發病率推算,全市14歲以下人群中,矮小者達4萬人,而多數家長對于矮小癥還并不了解?!坝行┘议L忽視了孩子長得慢的問題,更多家長則是選擇擅自治療?!崩钐酶嬖V記者,這些擅自治療的家長多是認為孩子營養不良,給孩子服用一些助長高的藥物。事實上促生長藥物口服無法達到效果,只有科學注射才能及時補充生長激素,促進正常生長。
李堂主任表示,從全省臨床矮小癥的治療情況來看,有近八成的矮小兒童治療過晚,患矮小癥的孩子開始治療年齡越小,效果越好,矮小癥患兒在4歲左右到正規醫院兒科、內分泌科及時治療,是有望達到正常身高的,如果錯過治療時機,這些孩子將終生與矮小為伴。他遇到過不少帶孩子前來就診的家長,說花多少錢治病都愿意,但是一查才知道孩子骨骺已經閉合,追悔莫及。
“孩子年齡越小,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生長的潛力及空間越大,對治療的反應越敏感,生長效果越好。”李堂說,孩子的年齡越小,體重越輕,用藥的劑量越小,所花費用也越少,等到發育后期如15-18歲時再治療,此時骨骺接近閉合,生長潛力很小,已不再可能達到理想身高。
身高標準
測定是否是矮小癥
據專家介紹,針對身高的判斷臨床統計有一個身高標準表。凡嬰幼兒期(3歲以下)的生長速度低于每年7厘米,兒童期(3歲至青春期)生長速度低于每年5厘米,青春期低于每年6厘米的都有可能屬于身材矮小,家長應該注意關注孩子的身高,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和治療。此外,家長在測量身高時應注意測量標準,3歲以下測量臥位身長,3歲以上測量立位身高,赤足免冠背靠立柱,盡量保持同時間、同測量儀器、同一測量人。
專家表示,兒童發育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胎兒到2歲的生長快速期,通常出生后第一年長25厘米左右,第二年長10厘米左右;第二階段為3歲到青春期前的生長速度減緩期,每年長5—7厘米;第三階段為青春期生長加速期,男孩增長25—28厘米,女孩增長23—25厘米,家長可以對照著看看自己的孩子身高是否矮了,以8歲孩子為例,男孩應為130厘米,女孩應為128.5厘米,如果偏差過大,孩子就有可能患有矮小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