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壓力大,工作太累了,很多人吃完就睡,這是一個很不利于健康生活的習慣。醫生說,人的腹腔和胸腔之間由膈肌分開,食管從膈肌穿過,本來是封閉的,但如果腹壓升高、肌肉松弛,本來呆在腹腔的胃,就通過膈肌上的食管裂孔擠到胸腔了。很多人會表現出“燒心”、“泛酸水”的癥狀,有的人會反復咳嗽、哮喘。所以,建議大家剛剛吃完飯不要馬上睡覺,原因如下:
1、容易引發肥胖 睡覺新陳代謝會減慢,腸胃的蠕動減慢,食物不能馬上進入小腸進行消化。食物在胃里聚積,熱量也會在身體里囤積,很容易造成肥胖。這一點怕胖女孩子可要注意了。
2、容易引起食欲不振 食物在胃里儲存過久會引起脹氣,是人產生飽脹感,影像下一頓的食欲。
3、容易引發中風 食物囤積在胃部,會使大腦的血液流向胃部,由于血壓降低,大腦的供氧量也隨之減少,造成飯后極度疲倦,易引起心口灼熱,大腦供血不足也容易引發中風。
4、容易消化不良 飯后就睡覺,腸胃蠕動減慢,消化粘膜對食物的消化能力減弱,容易引發消化不良,而且飯后就睡覺有患食管反流病的危險。
除了睡覺,飯后還不宜做哪些事?
1、飯后喝濃茶
不少人習慣在飯后喝茶,特別是在外面吃飯,吃進肚的油脂多,認為多喝濃茶可以促進消化。但茶葉中含有鞣酸和茶堿成分,當鞣酸進入胃腸道后,會抑制胃腸道的蠕動和胃酸的分泌,從而導致消化不良。此外,鞣酸還會與肉類、蛋類、豆類等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產生凝固作用,影響蛋白質的吸收。所以,飯后不應該馬上喝濃茶,最好喝白開水或淡茶,在飯后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以后喝為宜。
2、飯后洗澡
飯后不應該馬上洗澡,如果水溫過低,會導致血液循環的重新分配,外周血液流入體內刺激內臟,影響腸胃的蠕動,導致胃痙攣和消化不良等;水溫過熱則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容易產生缺氧。因此,飯后一個小時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后洗澡為宜,最宜睡前洗澡,能消除一天的疲勞,使人輕松入睡。
吃完飯后要做什么事才是最健康的,下面為大家指引一條健康大道
1 、飯后休息十五分鐘,聽一些柔和的音樂,喝一些茶,但不宜過多。這樣有助于延年益壽,食物消化。
2 、半個鐘后,漱口或刷牙,含一口牛奶,讓它停留在牙齒處,幫助牙齒的鈣質吸收。保護好牙齒,才能更健康
3 、之后就是散步,不只是在走路哦。在散步的過程中要調節呼吸,盡量調整的有節奏,平穩,這樣更有處于腸道胃的消化和吸收。
4、食后摩腹——能除百病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說:中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食畢摩腹,能除百病。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循環,有益于增強胃腸功能,又可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傳入大腦,有益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調節和發揮,有益于健身防病。
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臍部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按摩各20圈,但要等飯后半小時再揉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