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人們紛紛忙著燉肉開膏方,抓住冬季這個進補的大好時機進行養(yǎng)生。但是,冬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不宜吃過多肉類。如果一不小心肉吃多了,不妨來做一道酸爽麻辣熗黃瓜,不僅可以開胃,還可以補充維生素,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主題:熗黃瓜
材料:黃瓜1根,花椒籽1把,食用油、食鹽、食醋、老抽、辣椒粉、香蔥適量
做法:
1、將黃瓜洗凈,切去頭尾,挖掉瓜瓤,將黃瓜切成約6、7公分長條狀后放入碗中,加入食鹽拌勻,腌漬越10分鐘以入味;
2、將黃瓜用清水重新清洗一遍,裝盤后按照拌黃瓜的方式放入老抽、食醋、辣椒粉、香蔥;
3、往鍋中倒入少許食用油,大火燒熱后撒入花椒籽,爆香后關火;
4、將裝有花椒籽的熱油均勻澆淋在黃瓜上,拌勻后即可食用。
本品酸爽麻辣,開胃清熱,同時有利于補充維生素C,抵抗感冒侵襲。
39食神提醒:
一、黃瓜開胃爽口可預防流感,熟吃更健康
中醫(yī)認為,黃瓜呈酸性,性涼,味甘,有小毒;入肺、胃、大腸經,清熱利水,解毒消腫,生津止渴。主治身熱煩渴,咽喉腫痛,風熱眼疾,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病癥。從現代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說,黃瓜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包括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鉀,還含有能夠抑制癌細胞繁殖的成分,因此,黃瓜是公認十分適合大家長期食用的蔬菜之一。但黃瓜屬涼性食物,成分中96%是水分,能祛除體內余熱,具有祛熱解毒的作用。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涼性食品不利于血液的流通,會阻礙新陳代謝,從而引發(fā)各種疾病,因此,專家一般建議將黃瓜加熱后食用,不僅能保留其消腫功效,還能改變其涼性性質,避免給大家的身體帶來不利健康的影響。以熱油澆黃瓜以少許去除其涼性,是熗黃瓜不同于生拍黃瓜的一個特點。但脾胃虛弱、腹痛腹瀉、肺寒咳嗽者還是應少吃黃瓜,避免疾病加重。
二、烹飪時可根據口味加入大蒜或不去掉黃瓜尾巴
眾所周知,黃瓜的尾部有一股苦澀味,因此大多數人在烹飪黃瓜時為了保持料理的風味都會選擇去掉黃瓜尾部,熗黃瓜之所以去掉頭尾,是因為頭尾相對綿軟,熱油澆后口感不佳。但其實,黃瓜尾部含有較多的苦味素,味素對于消化道炎癥具有獨特的功效。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產生大量消化酶,可以使人胃口大開。苦味素不僅健胃,增加腸胃動力,幫助消化,清肝利膽和安神的功能,還可以防止流感,因此,如果從健康角度來考慮,不要去掉黃瓜尾部的吃法更加健康。
如果家人并不排斥吃蒜,在做熗黃瓜的時候還可以拍一顆大蒜剁成蒜泥加入黃瓜中,不但能夠增加熗黃瓜的風味,大蒜含有的硫化合物具有奇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對多種球菌、桿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可以更有效地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襲。
三、做熗黃瓜應選刺黃瓜,黃瓜挑選有技巧
在做熗黃瓜的時候,為了保持爽脆可口的風味,一般會挑選刺黃瓜來做這道菜。但黃瓜品種眾多,除了刺黃瓜,還有小黃瓜、鞭黃瓜、短黃瓜等。通常帶刺、掛白霜的瓜為新摘的鮮瓜,瓜鮮綠、有縱棱的是嫩瓜;條直、粗細均勻的瓜肉質好。瓜條肚大、尖頭、細脖的崎形瓜,黃色或近似黃色的老瓜或瓜條、瓜把枯萎的黃瓜都是不新鮮的黃瓜,在挑選時應當注意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