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孕期準媽媽通常需要接受10次產檢,以確保母子的健康。提前了解各項檢查的目的、方法和判斷標準,會讓你更加篤定、安心地面對與醫生的一次次重要約會。
當確認自己已經懷孕時,準媽媽的幸福與激動自不必說,接下來你又該做什么呢?選擇一家你信任的醫院,開始你的產檢之旅吧!在出發之前,準媽媽想不想了解在產檢的路上都要經過哪些“檢查站”呢?
每次產檢都要做的檢查
1、尿常規:檢查準媽媽是否有尿路感染、妊娠糖尿病、腎臟疾病等。
正常標準:尿蛋白陰性或微量蛋白;尿糖陰性;酮體陰性;紅細胞、白細胞陰性;酸堿度4.5~8.0;比重1.015~1.025;尿膽原弱陽性。
提示:
尿常規檢查前,準媽媽最好清潔外陰,留取中段尿送檢。
2、宮高和腹圍:宮高也就是恥骨聯合上緣到子宮底部最高點的距離。宮高反映的是子宮縱徑長度,可間接反映子宮和寶寶的大小。腹圍是從平臍部環腰腹部的長度,如最大腹圍不在臍水平,則測量最大水平處。測量腹圍可了解子宮大小是否符合懷孕周數。
提示:
這兩項檢查都必須是在準媽媽排空大小便后,平躺且雙腿伸直的姿勢下量取。
宮高正常標準(單位:厘米)
孕周手測宮高尺測宮高
12周恥骨聯合上2~3橫指
16周臍恥之間
20周臍下一橫指18(15.3~21.4)
24周臍上二橫指24(22~25.1)
28周臍上三橫指26(22.4~29)
32周臍劍之間29(25.3~32.0)
36周劍突下二橫指32(29.8~34.5)
40周劍臍之間33厘米
從孕20~35周,宮高大致等于孕周數。
腹圍正常標準值(單位:厘米)
孕月腹圍下限腹圍上限標準
5月768982
6月809185
7月829487
8月849589
9月869892
10月8910094
3、體重:通過稱重,了解寶寶發育情況,以及準媽媽的營養狀況。
正常標準:通常懷孕12周之前,準媽媽的體重不會有太多增長;孕13~30周,平均每周增長0.5千克;之后要防止體重增長過快,不應該超過每周0.5千克。整個孕期體重應該控制在10~12.5千克。
4、血壓:診斷準媽媽是否得了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最重要的指標。
正常標準:應該低于130/90mmHg,如果準媽媽血壓高于此值,或比懷孕前血壓升高了30/15mmHg,就提示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5、水腫情況:水腫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重要表現,醫生會關注準媽媽是否有水腫情況以及水腫的程度。下肢水腫最為常見,醫生會用大拇指壓準媽媽小腿前部脛骨處,如果有明顯凹陷,且不會很快恢復,說明有水腫存在。懷孕后期,由于寶寶的擠壓,準媽媽大多會有下肢水腫,醫生會幫助判斷水腫的性質。
6、胎心多普勒聽診:胎心率監護不僅可以了解寶寶的心臟功能,還可以幫助了解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當寶寶賴以生存的子宮內環境惡化時,他的中樞神經系統是最早受到傷害的部分,而且這種傷害很可能會遺留終生。
正常標準:胎心率120~160次/分。
每1~2個月要做一次的檢查
血常規:主要是看看準媽媽是不是有貧血或感染。
正常標準:紅細胞計數(3.5~5.0)×1012/L;血紅蛋白110~150克/L;白細胞計數:(4~10)×109/L;白細胞分類計數:中性分葉核50%~70%,中性桿狀核1%~5%,嗜酸性粒細胞0.5%~5%,嗜堿性粒細胞0~1%,淋巴細胞20%~40%,單核細胞3%~8%;血小板計數:(100~300)×109/L。
其他常規檢查
第1次產檢(孕12周前):
身體各部位檢查:醫生會針對準媽媽的甲狀腺、乳房、骨盆腔做檢查。
血液檢查:主要是驗準媽媽的血型、肝功能、腎功能及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等,好為未來做防范。如果準媽媽肝腎功能不良,或患有這些傳染病,對寶寶發育都會有不良影響。在孕25~28周,即第5次產檢時,需要復查梅毒、艾滋病、乙肝項目。
正常標準:谷丙轉氨酶0~55U/L、谷草轉氨酶0~55U/L(肝功能);尿素氮9~20mg/dl、肌酐0.5~1.1mg/dl(腎功能);梅毒螺旋體抗體為陰性;艾滋病病毒抗體為陰性;乙肝病毒表面抗體陰性或陽性,其他項目陰性;丙肝抗體為陰性。
第2次產檢(孕13~16周):
唐氏篩查:幫助鑒別寶寶是否有可能患有唐氏綜合征(即21三體綜合征、先天愚型)。這是抽血化驗的,但不需要空腹。
正常標準:各個醫院的計算方法不完全一樣,定的標準也不一樣,有的醫院正常值標準是“小于1/270”,有的則是“小于1/380”。如果高于這個標準,醫生會建議準媽媽做羊膜穿刺,抽取羊水做進一步檢查。
第3次產檢(孕17~20周):
詳細超聲波檢查:主要看寶寶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的問題。醫生會仔細測量寶寶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在孕33~37周時還要復查一次,一般在第7次產檢時進行,主要是為了觀察胎盤的情況,如是否存在前置胎盤等問題;評估寶寶的體重及發育狀況,并預估足月生產時的重量。
第4次產檢(孕21~24周):
妊娠糖尿病篩查:即50克葡萄糖負荷試驗,化驗的目的是及時發現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準媽媽。準媽媽清晨將50克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水中,5~10分鐘內喝完,服糖后1小時檢測血糖值。但這只是篩查妊娠糖尿病的第一步。如果準媽媽血糖達到或超過標準,要進一步做糖耐量試驗。
正常標準:血糖值小于7.8mmol/L。
特殊情況下的檢查
頸后透明帶掃描:這是評估寶寶是否可能患有唐氏綜合征的篩查方法。如果準媽媽大于35歲或以前生過唐氏綜合征寶寶或有家族史,就需要在孕11~13周+6天,用超聲波測量寶寶后頸部皮膚下積聚的液體的厚度。所有的寶寶頸后都有一些液體,但多數唐氏綜合征寶寶的頸后透明帶比健康寶寶厚。
正常標準:頸后透明帶厚度小于3毫米。
糖耐量試驗:通過這項試驗,可以知道準媽媽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試驗前準媽媽每天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少于150克,有正常的體力活動至少3天,過夜空腹10~14小時。試驗當天上午8∶30以前抽空腹血,然后飲用含75克葡萄糖的水250~300毫升,5分鐘內飲完。分別于飲糖水后1小時、2小時、3小時各抽血一次,測定血糖值(2011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發布的標準已取消3小時測血糖)。
正常標準:2011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發布的標準為:空腹血糖5.1mmol/L;1小時血糖10.0mmol/L;2小時血糖8.5mmol/L。(原3小時血糖為7.8mmol/L)
羊膜穿刺:這是診斷包括唐氏綜合征在內的多種先天遺傳病的有效方法,準確性較高。一般在孕16~20周進行。穿刺時,醫生在超聲波的引導下,將穿刺針刺入準媽媽的羊膜腔內,抽取羊水20毫升。這是個簡單的操作,安全性也很高。
Tips:
產檢第一次在12周內,13~28周每4周一次,29~36周每2周一次,37~40周每周一次。每個醫院或不同醫生的操作程序可能會有小小的差別。
產檢前要做哪些準備?
準媽媽一般都是在醫療助產機構完成的,盡管準媽媽不是病人,但去醫院做產檢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緊張無措。所以在產檢前,準媽媽可以適當做些準備,以免產檢時出現一些狀況,給檢查造成麻煩。
產檢分為初次產檢和復檢。首先,準媽媽要對產檢的醫院環境有所了解,比如實地看一看產科門診、化驗室、交費處、藥房等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數,那么接下來的檢查就能比較順利,避免跑冤枉路引起的緊張情緒。然后,準媽媽可以選擇一位信賴的醫生作為孕期的保健醫生,這樣雙方不斷熟悉,便于溝通。
初次產檢時,一般醫生都會詳盡地詢問一些情況,而且會按照一定的醫學病史詢問程序,所以,準媽媽要遵循醫生的思路,一一作答,為的是使醫生能全面了解你的情況。第一次檢查時,醫生一般會開具各項化驗檢查單,這些化驗檢查是用來評價準媽媽的身體狀況。有些化驗需要空腹檢查,所以,為避免反復跑醫院,第一次產檢可以空腹去(大多數醫院是可以滿足隨時抽取空腹血的),這樣,化驗就能一起做了。
提示:醫生都會問哪些內容
包括準媽媽的月經史、末次月經時間、首次尿酶免陽性時間、早孕反應出現的時間、首次胎動時間、既往患病史、婚育史、有無不良孕產史、既往妊娠分娩情況、家族史、個人史等,并會仔細詢問此次懷孕后的一些情況,比如是否服用葉酸、有無陰道出血、腹痛等。詢問后醫生還會問準媽媽有什么特殊補充的內容,如果準媽媽還有問題,可以馬上咨詢。
復診時,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相對就比較簡單了。醫生會詢問上次產檢到此次就診期間有無異常情況。在孕期的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檢查項目,比如唐氏篩查、超聲檢查、糖耐量試驗、骨盆測量、胎心監護等。對于具體的檢查,醫生和護士都會向準媽媽進行說明。
準媽媽要保管好產檢病歷。有的醫院需要準媽媽自己保管,所以,每次產檢時千萬別忘了帶病歷以及檢查結果。按照我國關于母嬰保健的要求,準媽媽還要去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辦理《母子健康保健手冊》,每次產檢時醫生還要填寫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