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注意力的6大策略
注意力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的準備狀態,所以它經常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注意力不集中是導致小學生粗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家長不要焦慮,因為注意力的好壞不是先天遺傳的,而是靠后天的培養和訓練來提高。經過培養訓練,注意力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注意品質得到很好的改善,從而減少粗心的現象,克服掉粗心的毛病。下面我們結合影響注意力的原因分析,介紹幾種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的方法,供家長們參考。
一、聽故事,答問題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都很喜歡聽大人講故事,有趣的故事能夠吸引他們的興趣,引起注意。但是如果孩子只是覺得新鮮、有趣才去聽故事,可能并不會完全地集中注意力。如果帶著問題去聽故事,聽完后讓他回答問題,并試著復述故事內容,這樣他們聽故事更有目的性,有利于使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故事上來,克服粗心的毛病。
許多家長都會認為講故事是很容易的事情,其實不然,家長在講故事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故事內容要新奇有趣,情節不要過于復雜,篇幅不要太長。因為太復雜和太長都會使孩子覺得很疲憊,小學生注意保持的時間有限,因此故事的難易程度和篇幅都要考慮孩子的耐受力。其次,故事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愛好,選擇那些他們關注和感興趣的主題,如有的孩子喜歡童話故事,有的喜歡科幻故事,而有的卻是衷情于民間故事。另外,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興趣點也會隨之變化,因此故事的選擇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再次,家長在講故事時要有感情,生動形象,抑揚頓挫,適當地配合一些表情和肢體語言,與孩子進行目光交流,這樣才會使孩子感覺到逼真,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其中。講故事不是念故事,要帶著感情,否則再有趣的故事,也會讓人感覺到平淡乏味,吸引不了孩子的注意力。
那么怎樣針對故事提出問題呢?我們拿“龜兔賽跑”做一個例子,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只兔子和烏龜賽跑,而兔子過分自信,在途中睡覺,最后輸給了烏龜。講故事前,家長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如“故事的結局如何?誰贏了?”“烏龜跑得慢,兔子跑得快,可是為什么這次比賽烏龜反而贏了呢?”針對不同的故事,家長事先要準備好問題,問題要緊扣故事的主題。如果故事情節很簡單,可以試著讓孩子復述其主要內容。如果孩子不能準確回答或者完整復述,家長也不要責備孩子,要鼓勵他們說:“你已經做得很不錯,下次繼續努力。”這樣會大大增強他們的信心,心情愉悅,做起事來也會更有效率。
二、大聲朗讀,訓練注意力
朗讀就是要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在大聲的朗讀過程中,兒童的眼、口、耳、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活動,緊密協作,是一個復合的感知過程。在朗讀中要連續讀一段或一篇文章,并努力做到發音準確、吐字清晰,不添字漏字,不斷讀、不串行,這需要聚精會神,全部精力都要指向和集中于朗讀內容。對于容易注意力分散的小學生來說,大聲朗讀可以訓練他們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穩定性和分配能力。朗讀也能夠使孩子的大腦神經細胞處于高強度的活動狀態,大腦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減少由于粗心而造成的錯誤。
具體的方法是家長可以每天安排一段時間,20分鐘左右,讓孩子為家人朗讀一些文章。文章可由家長也可由孩子自己選擇,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文章,內容豐富、文字生動。文章中的生字、生詞不能過多,難度適中。家長要注意指導孩子朗讀的技巧,要做到吐字清晰,合理斷句,帶著感情去朗讀,選擇合適的語速、語調,掌握好朗讀的節奏。同時要聲音洪亮,這樣更容易從聽覺上引起注意。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朗讀活動中,并保持欣賞的態度而不是在監督他們的行為,這樣孩子才能放松身心,從家長那里獲得支持,增強自信,從中體驗到快樂,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發揮最好的水平;否則,他們會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認為這是一項枯燥的任務,有的孩子會過分緊張,有的孩子會敷衍了事、三心二意,都達不到良好的訓練效果。這種訓練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僅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夠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自我表達能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隨著注意力的不斷提高,粗心的現象也會減少。
三、勞逸結合,學習游戲兩不誤
我們在第二章已經分析過,身體不適是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一個主要原因。孩子睡眠不足、過度勞累會導致注意力分散,從而出現粗心的錯誤。小學生的年齡還小,他們的耐受性很差,所以在集中注意力一段時間后,需要適當休息,保持大腦清醒,消除大腦疲勞,下一階段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勞逸結合,這樣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避免粗心行為的出現。
小學生在學習和做事時缺少計劃性和目的性,意志力又不強,經常玩起來就忘乎所以,忘記了寫作業等學習任務,有時甚至忘記睡覺休息,造成身體勞累,睡眠不足。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安排好學習和其他活動的時間,制定好計劃。首先,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計劃表,保證正常的休息,使他們精力充沛。我們在本章第五節詳細介紹時間表的制定,在此不再贅述。
我們幫助孩子安排好了作息時間以保證勞逸結合,還要合理安排他們的學習與游戲,在規定的時間內分階段完成任務。有了明確的任務,孩子學習時就能保持緊張狀態,才有動力。學習一段時間或完成一定任務后,就給予一定的獎勵,也就是正強化。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及其他學習任務有針對性地制定任務計劃,并結合孩子的喜好安排游戲內容和時間。同時,要注意到孩子的學習任務不僅要規定數量,還要保證質量,避免孩子急于去游戲而敷衍了事,對孩子的學習過程或結果要予以監督,要讓孩子明確只有認真完成作業才可以去玩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