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大人戴眼鏡不要給孩子喂奶,小孩看鏡片,眼睛也會變差。有這樣的道理嗎?近日,群里熱議的是關于寶寶弱視的問題。大家關注的問題主要包括:弱視到底是咋回事?是不是需要買個機臺在家里做做訓練?如何在家里訓練?弱視都可以矯正的嗎……泉州市眼科醫院的專家稱,喂奶時,小孩看大人的鏡片,并不會使視力變差。這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寶寶是否真弱視
泉州市眼科醫院主任醫師金麗文稱,過去將眼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單眼或雙眼遠視力低于0.9且不能矯正的稱為弱視。這樣的標準至今在一些地方未得到更新,致使弱視檢出率高,弱視擴大化。而實際上這個標準已在2010年得以更新,國內同行做了大樣本人群為基礎的流行病調查研究,并參考國外同期工作和發表的專著,經學組專家多年討論,于2010年上海學組會議上再次充分討論形成“關于弱視診斷的共識”,將弱視定義為視覺發育期由于單眼斜視,未矯正的屈光參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覺剝奪引起的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于相應年齡的視力,或雙眼視力相差兩行及以上,視力較低眼為弱視。
弱視是怎么形成的呢?由于先天性或在視覺發育的關鍵期進入眼內的光刺激不夠充分,剝奪了眼底黃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機會和(或)兩眼視覺輸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與模糊物像間發生競爭所造成的單眼或雙眼視力減退。
診斷兒童弱視時,一定要做系統檢查,除外眼部器質性改變,同時,應發現產生弱視的相關因素,不能僅憑視力一個指標即診斷弱視。此外,根據兒童視力發育規律,對3~7歲兒童診斷弱視時,不適宜用低于矯正視力0.9作為依據,而要參考相應的正常值下限:3~5歲為0.5,6歲及以上為0.7。
弱視訓練因人而異
如何早期發現孩子的弱視呢?應到醫院眼科進行常規檢查。作為父母注意觀察孩子看書寫字時兩眼是否離書本太近,看人物時是否兩眼一起注視,有無一眼注視,另一眼偏斜的情況;看人時是否總歪頭;閱讀時易串行(缺乏立體視,視覺功能不完善)等。無論有無以上情況,都應常規定期到醫院檢查,是早期發現弱視的最有效辦法。
對于家長們很關心的訓練問題,金麗文稱,屈光不正導致的弱視包括近視、遠視、斜視、散光等,因此,對于訓練,也不能一概而論。對于中、重度弱視的兒童,除戴眼鏡外,還要堅持到醫院進行弱視訓練治療。至于一些家長問到的需不需要買機臺在家里給孩子做訓練,專家認為并不是十分必要,訓練儀有不同的訓練內容,也有一定的時間限制,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按孩子每次的實際情況進行。倒是有一些訓練:穿珠子、穿針等精細動作可以在家里進行,較適合遠視引起的弱視孩子,而如果是近視引起的弱視,就不適合做這種看近的訓練了,而是適合多看遠物。
兒童應多參加戶外運動,少看電視。每天以一個小時為宜,且距離電視的距離最好為電視屏幕對角線的5倍,如果因為電視大小或房間的大小,達不到相應的距離,應盡量縮短看電視的時間。
治療弱視年齡非常關鍵
弱視有沒有藥物和手術療法呢?弱視到目前還沒有發現確切療效的藥物或手術療法。目前臨床上也有應用左旋多巴類藥物輔助治療弱視,但尚未有充分證據顯示其對弱視有確切的療效;至于手術,一般用來治療引起弱視的病因,如斜視性弱視,手術本身并不能提高弱視患者的視力,也就是說,沒有一種手術能直接治療弱視,所以找出弱視的病因,散瞳驗光戴合適的眼鏡加強弱視訓練是目前最根本最有效的辦法。
治療弱視年齡非常關鍵,年齡越小,療效越高。另外,與弱視程度有關,輕度弱視療效高,中度次之,重度最差。(本網記者 陳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