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保健科副主任醫師王金都稱,鹿胎膏屬溫性,有一定的補腎、補血功效,的確有治療痛經的效果,鹿胎膏平時吃比經期吃效果更好,但前提是必須正宗的鹿胎膏。
痛經患者,平時的生活調理更關鍵。從中醫的角度上講,痛經為氣血兩虛。在飲食上應適當多食一些溫熱食物,如牛肉、羊肉等,少食寒性食物,忌食冷飲。多吃青菜、水果。
月經來潮前,可以提前3天進行調理,用生姜、紅棗、紅糖熬成水喝(紅棗可以用桂圓干替代),晨起服用。生姜有溫胃散寒的功效,紅棗可以補血、補維生素,紅糖含鐵、含礦物質。此外,月經期間用溫水泡腳。現在秋季,生姜在用量上可適當減少。衣著不能太單薄,尤其在月經期,更要注意保暖,以利改善全身及子宮的血液循環。
平時要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增強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所謂“動則生陽”,即使平日多走動,經常快步走都能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本網記者 陳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