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小暑過后,氣溫一直很高,“不好了,寶寶中暑了”。聽到媽媽這樣的說法,一些家長開始驚慌。“要是寶寶真的中暑了,該怎么辦呢?”昨日,記者走訪了泉州幾家醫院的兒科,醫生稱,這幾天確實有不少寶寶因為暑熱引起不適,但多半是暑熱感冒,只有極少數是中暑。
分清
暑熱感冒和中暑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兒科主任醫師周維佳稱,我們常說的中暑是一種日射病,中暑的人群多為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人,這個長時間至少得在1小時以上。現在的寶寶們往往由大人們精心照料,不太可能在戶外長時間暴曬,一般出外也會采取必要的遮陽措施,所以,發生中暑的幾率很低。
中暑的癥狀有:發燒、不出汗、頭暈、昏迷,有時也會嘔吐,多由顱內壓升高引起。這時,給患者吹風是沒有關系的。而暑熱感冒是指機體受冷熱刺激引起,比較常見的原因是吹空調,室內與室外溫差較大,機體無法承受,從而引發暑熱感冒的癥狀。它的癥狀與普通感冒一樣,吹風會感覺不舒服,會嘔吐、腹瀉,這些癥狀也可能不同時存在,可能會發燒,但不一定會流鼻涕。
都可以用藿香正氣水
雖然是不同的病,但是從中醫的角度講,本質基本一致,媽媽們可以在家中備些藿香正氣水,輕度的中暑和暑熱感冒都可以用一些。
臨床上,暑熱感冒常用的藥除了藿香正氣水外,還可以選擇六一散、行軍散等中藥,此外,可以加一些抗病毒的藥物,不主張用抗生素。而預防中暑就是要避免日射,可以適當地補充淡鹽水,喝的水中最好含有其他電解質,如鉀、鈉、鈣等,從這個角度看,礦泉水在這個時候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還要保證寶寶一天的營養供應,可以多吃一些絲瓜、苦瓜、冬瓜等。不要給孩子喝太多冰水,因為大量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不但影響孩子的消化,甚至有可能引起腸痙攣。一旦發生中暑,須將患者放至陰涼處降溫,嚴重的須送至醫院進行專業處理,有時需要進行顱內降壓。
空調關了20分鐘后
再外出
夏天白天時間長,睡眠時間相對減少,天氣悶熱易出汗,人的運動量也相對減少,這些都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寶寶身體的調節能力差,經受不住夏天室內外溫度的變化,也是感冒容易侵襲的原因之一。
放暑假了,有車一族喜歡帶著孩子去玩,這時,車內的溫度也有一定講究,除了與室外不能相差太大、不宜超過5度外,在下車之前的20分鐘,最好先關了空調。
很熱、大汗的時候不要快速降溫及用冷水洗頭、沖身,也不能對著冷風直吹,更不要久留在強冷空調房內。每天清晨和黃昏室外氣溫較低時,最好帶孩子呼吸一些新鮮空氣,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加強身體的適應能力。
多喝白開水,因為夏季人們對水的需求量很大,空調也會帶走人體一部分水分,再加上感冒時容易發燒,而發燒是人體與病菌抗爭的過程,會消耗大量體液。睡眠對治療夏季感冒也有幫助,孩子感冒時要讓其多睡覺多休息。(本網記者 陳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