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青降”(閩南語,實為一種蛙)能給學步期的寶寶吃嗎?除了這個,學步期的寶寶還應該補充什么比較好?近日,一位媽媽發帖詢問。
泉州市營養師協會二級營養師柯東偉稱,“青降”是一種山蛙,農村說法是吃了有助力氣,如果寶寶剛好在學走路的階段,不太夠力氣走,吃了之后,會比較有力氣,學步起來就快了。從營養的角度講,野生的“青降”營養豐富,學步期的寶寶可以吃,但是在處理時,有一些注意,山蛙的皮要剝掉,不然有寄生蟲,煮的時候也要多煮一會兒,要煮得夠熟。
有些人會問,如果不吃“青降”,該怎么吃,有沒有什么可替代的東西呢?有。首先,配方奶粉不可少,6個月至周歲每天需要500毫升,周歲以上一天為350毫升。除此之外,每天一個全蛋、瘦肉、魚肉都可以多攝入一些。本地的說法,跳跳魚吃了會走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國外,一些學步期的寶寶會吃一些奶酪,如今,泉州的媽媽也可以去商超購買。
海鮮方面,柯東偉不太支持,螃蟹比較寒涼,會傷腸胃。蝦可以吃一些,但量也不宜太多。如果到了年底,可以給學步期的寶寶吃吃海蠣,那時的海蠣比較好。學步期給寶寶補鈣比較重要,骨頭湯含骨膠較多,但鈣質較少,蝦皮的含鈣較高。
此外,還要記得在陽光不太強烈時多曬太陽,或者補充魚肝油。因為皮膚里的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可轉變為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使骨骼堅硬。具體情況應視季節而定,嬰兒皮膚嬌嫩,應注意保護。夏季可選擇在太陽剛出來、日落前進行。(本網記者 陳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