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未來自己要住幾十年的房子,別說帶著‘放大鏡’來,‘顯微鏡’我都要帶來。”工地開放日進場前業主王芳女士笑稱。參觀結束后,現場發放問卷調查,問及是否滿意,王芳笑道:“確實滿意,只有不懂的時候才會有所懷疑,參觀了工地,現場建筑施工方法講解清晰,徹底打消了我的顧慮。”
金秋之際,碧桂園龍巖津湖源著項目為業主們準備了工地開放日,將碧桂園工程技術全方位展示,把業主關心的每一道工序和過程透明化,與業主共同體驗了 " 素顏 " 下項目的品質和匠心。
碧桂園龍巖項目工地開放日現場
答疑解惑,工法、材料透明化
龍巖項目營銷部的侯文杰已經在碧桂園組織過三個項目的工地開放日了,他說:“業主們最關心的問題還是建筑施工管控問題。我們將通過此次開放將詳細的給業主做工法講解和材料講解。”
在項目工程經理陳榮明的帶領下,一些晦澀難懂的建筑工藝和標準化的管理模式,通過講解員的解釋變得生動有趣。陳榮明在介紹預制板墻面時說:“我們項目采用預制墻板施工,現在也叫‘裝配式建筑’,有點像您家孩子玩的樂高搭建,成形的墻板到了工地上就由我們來完成搭建。當然這中間還需要經歷測量定位、預留鋼筋、墊片找平、墻板校正等等復雜的過程。采用預制墻板機械施工的混凝土墻板拆模后的混凝土內實外光,表面平整度、垂直度能達到高級抹灰后的飾面要求,同時減少了現場的濕作業,大量降低建筑垃圾的產生,有利于保護環境,質量更優的同時還可以縮短總工期。”
對于業主十分關心的建筑問題如墻體開裂、漏水等問題,項目專門設立了的材料展示區、工藝分解展示區,讓每一業主更直觀高效的了解施工工藝、工程材料以及驗收的高標準。業主張云文說:“我們現場可以看到未來房子的用材用料,包括材料、厚度、使用在什么工作面上,非常公開透明。”活動結束后登記了50份滿意度調查問卷,所有業主對碧桂園工程品質全部評價滿意。
業主們參觀建筑材料
顛覆傳統,蓋房高科技化
現場參加工地開放日參觀的業主王芳在工法展示區跟其他業主駐足討論:“現在的建筑技術真的是在悄悄改變,這樣干凈整潔的工地跟我印象中的塵土飛揚的工地完全不一樣,太新鮮了。”預制墻板、高精地面、裝配式建筑、建筑機器人等不同于傳統土木工程的施工方式已經慢慢普及在碧桂園的工地上,工地開放日讓業主親眼看到并體驗到。
機器人工程師講解建筑機器人的工作原理
此次舉行工地開放的碧桂園項目使用了其自己研發的六款建筑機器人,工程師陳健在現場一邊操控地面整平機器人,一邊解說:“整平機器人就能做到作業面1次成型,工作效率約為人工的1.5倍。施工作業面平整度可達+5mm的標準,達到高精度地面要求。機器人施工質量穩定可靠 ,減少返工,改善用工環境。”
隨后工程師向業主介紹千璽機器人曾出征過武漢抗疫 和冬奧會智能餐廳,業主普遍表示驚訝的同時也對碧桂園致力于建筑機器人感到認可:“來之前不知道蓋房子也可以用到高科技,而我買房子的企業就致力于做這個行業的革新,我有理由相信可以給我們業主帶來更好的房子。”
信心十足,工地開放日常態化
根據統計,碧桂園上半年實現交房超25萬套,碧桂園福建區域預計22年交樓近1萬套。今年以來,碧桂園各個城市的項目陸續舉辦工地常態化開放,目的是通過業主角度,了解產品在銷售、施工、交付、使用等各階段可能存在的問題與客戶痛點,并且將這些問題整理歸納反饋到產品設計和工程施工上,在源頭上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業主入住后的舒適度,更貼近實際生活。
龍巖津湖源著項目總楊軍說:“過去房地產粗獷生長的年代,業主很少來參加工地開放日,看了樣板房就等著交樓。只知道‘面子’而忽略了‘里子’。工地開放日是一個很好的開發商與業主交流的媒介,通過不斷反饋再改進、提升工程質量,從而達成順利交樓,碧桂園建立健全了質量管控體系,并在日常工作中,保證其長效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