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房產網訊 上半年,從全國到地方,各地樓市行情出現降溫,成交量下降,這與去年出現的日光盤、熱銷等盛況,形成鮮明對比。而近兩個月以來,一系列政策同樣受到各方關注,比如定向降準,貨幣政策有所放松,個別城市甚至出臺限購松綁等措施。
反觀泉州,大泉州一些區域成交放緩,但房企擴張及拿地的熱情不減,不僅有首次進入泉州的星光耀、中航里城,還有已進入泉州開發的泰禾集團、中駿置業、萬達集團、連捷地產等房企,繼續加速布局擴張。
如何看待2014年房地產出現的新變化?過去半年時間,市場行情調整到底又留給我們什么樣的思考?
“2014年泉州地產半年報數據發布會”現場,本報邀請克而瑞(中國)集團副總裁于丹丹、泉州市房地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鄭鎮安、星浩資本副總經理陳銘磊等資深地產人士,現場開展對話。
對話1
如何看待2014年上半年的樓市現象?
精彩觀點:“今年調控關鍵詞是分化”、“供應和需求這兩個指標是核心”
于丹丹說道:“我們都經歷過房地產低潮期,經歷過房子賣不出去或宏觀調控后后期出現的窘境。究其原因,房地產是一個強政策導向性的產業,調控的時候每次都是組合拳,或者是組合政策,讓整個市場發生變化。過往在政府一刀切政策下,實質性的市場沒有得到解決。”
她表示,這輪房地產的政策跟過往有極大不同,這屆政府對于房地產的態度是相當清晰的,因為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核心詞是分化,沒有什么全國性的調控政策,而是允許各地根據自身的房地產成因、表現去做自己的調整。
陳銘磊結合自己多年的操盤經驗談到,2014年上半年,不論是購房者還是開發商都受到信貸問題的影響。開發商的資金鏈繃得很緊,高負債對房地產開發有比較大的影響。對購房者來說,由于貸款緊縮、首套利率上升等原因,導致購房成本上升。從全國樓市發展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屬于市場調整期。
對話2
今年上半年泉州市場最明顯的變化是什么?
精彩觀點:“上半年泉州樓市兩降兩升”、“有效需求與支付能力受影響”
鄭鎮安表示,從統計數據來看,上半年泉州樓市銷量、投資額都在下降,有的企業下降幅度較大,受到關注。可以預見,下半年市場將會進入調整期。資金鏈問題將是下半年市場的關鍵。于丹丹認為,今年上半年,泉州樓市成交放緩,原因是整個經濟在遇到大的經濟高位盤整,傳統產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整體經濟后勁乏力,這種背景下,大家對于房子的需求欲望表現就沒那么強。有效的需求一定是需求意愿和支付的能力支撐,如果這兩點受到影響的話,市場就處于低位徘徊。
對話3
如何看待大房企占主導、小房企空間被擠壓?
精彩觀點:“強者恒強趨勢已很明顯”、“中小企業可三種方式抓住機遇”
于丹丹現場給出了一組數據,她說,全國50強企業中,到6月30日完成企業全年銷售指標一半以上的有14家,還有6家超過40%。可以看到,銷售狀況比較好的還是大企業。大企業在追求規模增長,這說明行業集中度會越來越高。50強企業在全國一、二線城市中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33%。從福建的數據來看,福州前15強能占到70%,廈門比例會低一些。這說明強者恒強。當規模碰頂,大企業比例變高時,留給中小企業的空間就越來越小。
中小企業要如何抓住機遇?于丹丹給出了三條建議。首先,對于一些地方性龍頭企業,雖然在全國比較小、排名不靠前,但是在自己深耕的區域有領先優勢。建議這樣的企業,不要做半徑過長的投資,盡可能深耕和守住一個地方,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第二,建議中小企業敞開懷抱。一定別像過往一樣,覺得自己做個小項目,三年賺5億,其中2億是利潤,這就賺錢了。因為周期變長,會出現變現能力變弱,收益變低。中小企業可以以開放的心態,與大企業進行合作、并購等。
第三,建議大家通過行業的發展獲取收益。過去要達到這個目的,只有買地、開發、賣房子,而如今,市場留了許多空間讓大家分享房地產發展的紅利。建議可以轉化為輕資產,例如去購買房地產企業的基金產品等。
陳銘磊則認為,整個房產開發的前十年已經過去,接下來,準入門檻會越來越高。例如,在一線城市,很多小開發商已經很難拿到好的土地。在未來十年,地產開發難度會越來越大,要分羹市場,需要更多更專業的人去降低地產開發的風險,獲取更多市場紅利。
對話4
下半年是否會以跑量為主?
精彩觀點:“一二線城市出現筑底、三四線城市去化周期長”、“定價策略會貼著市場走”、
于丹丹認為,今年房地產市場普遍面臨銷售壓力比較大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會在定價策略上考慮貼著市場走。
在市場中,一二三線城市表現不同。一線城市實際上是用折扣,從營銷的角度,換來消費者的認同,開始出現交易量的回歸。這種情況意味著需求的存在,在這種市場背景下,我們不擔心這種市場會出問題。
但是三四線城市,核心的問題不是限購解不解開,而是看我們的庫存量。三四線城市最大的問題是去化周期過長。
對話5
如何看待下半年樓市發展?
精彩觀點:“對房地產不悲觀”、“泉州房地產接下來是銀十年”
于丹丹認為,這一輪中國經濟進入緩慢增長時期。真正要讓內部經濟得到增長,只有擴大內需。房產是內需的最主要構成。但是經過前幾輪的刺激后,已經不能再刺激它了,因為已經導致空置量增長爆發。所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政府應加大內需。而城鎮化則是有力的推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對房地產不悲觀,是謹慎樂觀的。今天的盤整,是因為前年和去年的庫存量比較大,慢慢去化,隨著中國經濟復蘇、內需拉動,人口紅利慢慢恢復,房地產業會進入一個相對的微利時代,并穩定發展。”
從泉州市場來看,鄭鎮安認為,泉州房地產不是以政策為主導,而是以產品為主導。泉州是民間有錢,但是投資沒有方向,資本沒有去處。所以,房地產市場未來前景還是很好的。盡管上半年形勢是不理想的,但從2009年到2013年的數據可以看出,泉州的GDP發展是靠全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帶動,房地產的發展也是如此。去年泉州的GDP已經達到5218億,這個數據已經連續第15年全省GDP第一。往后的十年,應該還是房地產發展的十年。之前是金十年,接下來是銀十年,還是好行業。
迎接未來市場發展,陳銘磊認為,很多房企都在控制成本。針對如何降低成本,他提出的建議是,首先要接地氣,了解當地市場的需求,企業在原有經驗基礎上能夠給整個市場帶來什么,不需要什么,把自己的綜合成本控制好;第二,把產品盡快賣出去,如今,傳播、營銷方式多樣,要把工作做足,多學習,盡快適應新變化,更好地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嘉賓名片】
于丹丹:《第一財經》特約評論員、克而瑞(中國)集團副總裁。擁有13年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流通服務、不動產投資決策咨詢、項目咨詢及管理經驗,專業角度寬泛,行業人脈資源豐富,是房地產全程咨詢專家。
鄭鎮安:現任泉州市房地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泉州市物業管理協會會長。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從事房地產行業管理工作,是泉州房地產業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陳銘磊:星浩地產副總經理。從事地產多年,在一線城市操盤多個項目,資深地產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