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圍繞房產稅的討論愈發激烈。社科院日前發布報告建議“人均住房超40平米部分征房產稅”引發熱議,12月3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再次提及研究逐步推開房產稅的問題。
據了解,一年以來財政部、住建部,以及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曾多次提及房產稅試點的內容。多位專家對記者表示,房產稅勢在必行,但是不能急于求成,最重要的是先確立合理的免稅空間以及征稅成本等關鍵問題。
“房產稅推廣勢在必行”
自上海、重慶施行房產稅試點以來,伴隨著房產稅的討論始終不曾停止。近日,財政部、社科院等機構再次釋放關于推開房產稅的聲音。12月3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稱,下一步稅收制度改革的重點將包括對房地產交易環節征收的有關稅種進行簡并,并研究逐步在全國推開房產稅。另外,11月28 日社科院發布報告,建議對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用房超過40平米部分征收房產稅,并把新增商品房和現有存量房均納入征稅范圍。
那么,房產稅究竟是否會實施,何時實施?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在近日某發布會上表示,房產稅的時間表取決于多種因素,更重要的是取決于政策判斷,政治抉擇。他認為,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已經到了漸進式的推進房產稅改革的時候。原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在接受中新網房產頻道采訪時表示:“我希望房產稅趕快總結經驗,盡快推廣試點,甚至在全國的推廣。因為房產稅可以平衡各方面的關系來發揮作用,對于解決市場的能力可能更強一些,更持久一些。”
同時,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牛鳳瑞表示,房產稅的征收是必要的,但是現在時機還未成熟,不能急于求成。他說:“我們的房子更新量比較大,增量也比較大,產權構成復雜,于是對房產的產權認證面臨著非常復雜的任務,短期內難以完成。”
“擴大試點需先確立免稅空間”
記者在對多位專家的采訪中了解,房產稅的出臺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來看只是時間問題。在出臺之前,一些難點問題的解決成為關鍵。
國務院參事、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認為,對于房產稅的擴大試點,最重要的是先確立合理的免稅空間,應該對家庭人口標準的認定予以明確。對房產稅的征收難題,牛鳳瑞也列出了幾點看法。他認為,住房是個性化強的產品,每套住房的朝向、戶型、樓層的不同決定了其價值的不等,對住房價值的評估勢必需要一個強大的中介團隊,工作量很大。再者,70年土地出讓金的銜接問題,不僅是復雜的技術問題,恐怕還有法律程序問題。最后,“假如短期內試點房產稅,勢必涉及稅收成本和稅收收益的比較,如果費半天勁收到的稅還不足以支付征稅成本,又何必自找麻煩呢?”牛鳳瑞說。
同時,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從試點情況來看,房產稅全面開征的條件越來越成熟。“但是我們也需要面對一個基本的客觀現實,房產稅無論是試點還是未來的全面開征,都面臨很多現實阻礙的因素。”陳國強說,房產稅無論確定為怎樣的稅率和征收范圍,必然會對一些目前擁有多套房產的人有利益上的損害。
上海、重慶試點收效幾何?
據了解,自去年1月在上海和重慶試點房產稅以來,其政策效應已經得到初步顯現。據報道稱,房產稅實施后,重慶主城區多數高檔商品住房項目訪客量下降30%-50%,部分購房者改變了買大房、買高檔房的消費傾向。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場處處長文星介紹,房產稅的實施對高檔商品住房起到“價格約束”作用,從而遏制高檔住房帶動房價上漲。
在樓市調控背景下,房產稅擴大試點的預期效果將如何?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曾表示,房產稅的出臺是必然的,會對房地產市場有一定作用。他說:“如果通過房地產稅來調控市場,恐怕很難達到目的。上海和重慶已經給出了先例,作用是有限的。”鏈家地產董事長左暉認為,假如房產稅的征收在法理上說的通,在技術上也能得到完善,長期看對房地產的發展是一個健康的引導,對市場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王玨林同時認為,希望通過房地產稅的試點建立一個更科學的、合理的、更公平的稅種,而不是僅僅為了解決現在買房的問題,要通過這一項改革,讓市場更加穩定。對于房產稅在北京試點的可能性問題,王玨林表示,“北京畢竟是首都,準備得要更周全一些,時機把握得要更好一些。在一般的城市,準備合適了可以出臺,北京可能要慎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