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1日訊 提到“智能家居”一詞,許多人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出比爾·蓋茨的“未來之屋”,或者《鋼鐵俠》、《史密斯夫婦》等好萊塢大片里出現的場景。
而實際上,隨著智能家居產品的多樣化、技術的日漸成熟,以及人們對智能家居的了解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用品已經走進普通百姓家里,行業人士對該市場也很是看好。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智能家居存在市場混亂、缺乏行業標準、技術不到位、售后服務得不到保障等現狀。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家居可以為人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使用智能家居產品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不過前提是必須解決各類難題,提高市民接受度,并促進行業良性發展,智能家居市場才能得以迅速發展。
普通消費者 對智能家居需求增加
所謂的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是家居布線系統、家庭網絡系統、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統、家居照明控制系統、家庭安防系統、背景音樂系統、家庭影院與多媒體系統、家庭環境控制系統等八大系統的集成,可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在過去的幾年間,由于造價高、使用率較低等原因,智能家居的消費者基本上都是購買高端住宅或別墅的業主。然而,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的提高,以及對居住品質的追求,一些注重家庭舒適感的普通消費者為提升家居品位,也開始在裝修中融入智能化元素。
華潯品味裝飾設計師林丹告訴記者,從當前市場反映來看,近三分之一的客戶對智能化產品有需求,甚至有老客戶在裝修多年后也會前來咨詢相關問題。不過,別墅客戶通常做全套的智能,造價在幾十萬至幾百萬不等,而套房或者是復式樓的業主受經濟能力限制,則傾向于安防、智能窗簾、電視繼承、智能燈光、背景音樂等智能化產品。
泉州市銘泰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文義也表示,從手頭上的客戶情況來看,購買公司產品的客戶以套房業主居多,約占40%至60%,但是從消費金額上來看,套房客戶帶來的效益并不可觀,僅占公司總收益的20%。
雖然普通消費者的消費力有限,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購買智能化家居產品的普通消費者數量近年來有所增加。有業內人士稱,目前泉州套房對智能家居產品的需求正在劇增,尤其是80后的購房者正在成為消費主力軍,市場潛力十分樂觀,今后智能家居企業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尚在起步階段 普及率、接受度較低
無疑,智能化家居產品的關注度已經越來越高,且消費群體也增加了許多。這些市場現象,都被商家看在眼里。記者了解到,不少智能家居企業計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推出專門為中低端客戶量身打造的套餐,以滿足更多普通消費者的需要。
那么,越來越多家庭開始安裝和使用智能化家居產品,是否預示著泉州即將步入智能化時代?對此疑問,行業人士的看法則較為保守,認為目前智能家居在中國的發展僅僅在起步階段,而泉州的普及率更是低于國內其他一、二線城市,尚且談不上智能化時代。
鑫百萬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驛表示,智能家居在國外的使用率高達70%,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國內如深圳、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智能家居產品也達到了較高的普及率,譬如在新增樓盤中就約有30%的使用率。但在泉州,普及率甚至不到5%,甚是和廈門相比,泉州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產品的接受度則偏低,即使是別墅業主,正常的整套智能家居產品做下來也僅占整體裝修造價的5%至10%。
對于以上說法,福建省科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碧騰表示認可。同時葉碧騰分析,泉州智能化家居產品普及率低、接受度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廈門的家裝行業發展較成熟,業主在裝修時更容易采納專業設計師的建議;其次,作為旅游城市和商務中心,泉州許多有消費能力的業主大多選擇在廈門置房,因此智能家居在廈門的市場潛力比泉州大在常理之中。
售后服務不到位 局限行業發展
與此同時,不可規避的另一個問題是,近年來盡管泉州智能家裝行業的發展勢頭不減,更有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但是泉州的智能家居行業還處于混亂狀態,產品質量也參差不齊。
記者了解到,自從2003年泉州引進智能家居以來至今,最終維持正常運營的經銷商并不多。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泉州市場上正式注冊與非正式的智能家居公司約有20家,但是形成規模的公司僅5至8家。另外一個現象是,智能家居除了前期的管線施工、編程、產品的購置,最重要的還在于后期的服務和維護工作。
科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碧騰則認為,智能家居其實就是通過智能終端管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然而市場上智能產品價格差異較大,許多消費者貪圖便宜,沒有把好質量關,反而給生活帶來許多不便,事后再找別的公司尋求解決方案的消費者大有人在。
“廠商一味以低價取勝,不重視產品質量。消費者使用后產品頻出問題,導致售后服務成本過高,企業難以為繼。如此惡性循環,公司只好關門。”有行業人士稱,從某個角度來說,售后服務得不到保障,導致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不高,這局限了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見習記者 徐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