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福州江陰港綜合保稅區獲悉,該區上半年實現進出口值33.56億元,同比增長238.21%。
福州江陰港綜合保稅區自去年6月19日經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以來,充分運用政策紅利,成為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的改革“試驗田”和創新“先行區”。
福建利達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落戶福州江陰港綜合保稅區。作為跨境電商運營企業,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跨境電商貨物集中在這里,經過工作人員分揀后再發往全國各地,主要貨品涵蓋母嬰、日用、美妝等。得益于福州江陰港綜合保稅區政策紅利的集中釋放,以及海關對企業入區退稅的跨境電商業務模式、無紙化通關、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創新服務舉措,該公司業務量成倍增長,僅上半年業務量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業務量。“目前公司主要是對接京東、拼多多、菜鳥等幾個大的電商平臺,能夠實現一倉備貨,全網銷售的功能。”該公司總經理鄭純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300多萬個交易單,全年可望突破400萬個交易單,貨值突破10億元。
據了解,福州江陰港綜合保稅區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區、港口的功能于一身,按照相關規定,可享受保稅、退稅、免稅等優惠政策。近年來,該區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特殊政策,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率先拓展研發設計、整車進口、封裝檢測、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有效提升外資外貿發展水平。
福州江陰港綜合保稅區現有注冊企業186家,其中加工企業9家,其余為物流倉儲企業;擁有跨境電商監管中心2家,備案跨境電商企業43家。該區率先落實監管制度創新舉措,在對標國際新規則、服務開放新業態、防控監管新風險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改革創新成果,已成為福建自貿試驗區改革的“試驗田”和創新舉措的先行區:先后推出整車進口一體化快速通關模式、海關智慧監管模式,降低了企業通關成本;推行“網上辦、掌中辦”“不見面”線上業務辦理,減少了疫情對通關的影響;推進“兩步申報”,提升了區域通關時效,支持綜合保稅區出口跨境電商退貨監管創新措施,不斷促進跨境電商業務發展。今年上半年,福州江陰港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值33.56億元,同比增長238.21%。
下一步,榕城海關駐福清辦事處將進一步推進“攻堅120天”專項行動,持續推動綜合保稅區與自貿試驗區統籌發展,支持推動綜合保稅區統籌利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自貿試驗區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間市場要素的自由流通,做到一項目一幫扶,全面提升“兩區”的發展質量。(記者 薛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