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陸首個以臺資企業為主的工業村,位于福清市陽下街道溪頭村的洪寬工業村至今已歷經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因配套完整、交通便利,這里吸引了眾多境內外客商入駐。近年來,面對經濟新常態,洪寬工業村在打造招商環境的同時,也思考著如何轉型升級——
為了解決企業員工的生活娛樂問題,洪寬工業村配套建設了休閑公園。吳洪 攝
臺企福州新信制動系統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在檢測、包裝剎車片。吳洪 攝
項目轉型 從勞動密集到高新產業
瞄準大陸市場青睞高新產業的機遇,臺商李昭毅將一塊小小的剎車片,融入環保與科技理念,運用自主研發配方生產出了無金屬、無噪音、抗磨損的新型剎車片。自2013年入駐洪寬工業村以來,李昭毅創辦的福州新信制動系統有限公司,每年營業額平均增長30%。
洪寬工業村由愛國僑領林文鏡創辦于上世紀90年代,當年引進的第一家企業便是臺資企業,此后許多臺商慕名而來,這里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臺灣村”。
“經過20多年發展,洪寬工業村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好,在臺商中的口碑也不錯。”李昭毅告訴記者,自己就是通過上一屆福清市臺協會會長高發水的介紹,認識洪寬工業村的,這4年來企業發展速度很快,離不開洪寬工業村提供的一系列配套服務。
走進洪寬工業村,一棟棟廠房錯落有致,除了水、電、道路等基本配套設施外,周邊還有中小學、休閑公園、健身中心、電影院、住宅樓盤等便民設施,可謂軟硬件齊全。
“最為關鍵的是,洪寬工業村為入駐企業提供了一系列的后續免費服務。”李昭毅說,入駐后,由于正值生產旺季,企業必須24小時全天候生產,為了讓他們無后顧之憂,洪寬工業村不僅幫助他們辦理企業入駐工業村的有關審批資料,還協助他們完成了高新企業認定,這為企業拓展大陸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臺資企業、福州新信制動系統有限公司是近幾年洪寬工業村引進的高新產業項目之一,其自主研發的剎車片,占大陸自主品牌車廠配套供應量的10%。據了解,目前洪寬工業村入駐企業有102家,其中臺資企業65家,占比63.7%;同時,引進的各類高新產業項目約有一二十個。
“過去,工業村主要引進發電機組、電子五金、塑膠紡織、服裝鞋帽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經濟新常態下,我們開始考慮通過改變招商引資方向,實現轉型升級的目標。”洪寬工業村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齊云表示,當前電子產業、光伏產業、新能源產業是工業村招商引資的重點,希望以此帶動工業村內企業逐步轉型升級。
借助“一帶一路” 推動規模企業走得更遠
8月27日,由福州本土企業、奮安鋁業自主生產的一批高端門窗產品,通過江陰港集裝箱碼頭,銷往加拿大。從傳統鋁材供應商到高端門窗制造商,奮安鋁業的這次轉型升級是在洪寬工業村完成的。
2011年,原本地處福州金山工業區的奮安集團,因金山功能定位變化及企業發展規模擴大,將企業整體搬入洪寬工業村。2013年開始,奮安鋁業每年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開展新產品研發,并根據地理位置、消費習慣、氣候條件、風土人情等全球各地不同客戶需求,生產防塵、防臺風、智能聲控等各類型門窗,產品系列達五六百種,獲得百余項專利。
“除此之外,我們還努力延長鋁產品產業鏈,發展建筑鋁膜板、光伏產業等新興產業。未來5~10年,我們希望成為一個高附加值的品牌,并借助‘一帶一路’的春風,走得更遠。”奮安鋁業銷售總經理梁觀榮告訴記者,經過20多年發展,洪寬工業村工業基礎更好了,且離江陰港、元洪碼頭及長樂國際機場都很近,非常適合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
事實證明,奮安鋁業的戰略眼光是對的。目前,位于洪寬工業村的奮安廠區年產各類產品20多萬噸,產值50多億元,產品除銷往兩岸及港澳地區外,還進入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
“當前中央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再一次給企業指明了發展的方向。下一步,我們期待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打開中國式系統門窗的‘世界之窗’。”梁觀榮說。
“奮安鋁業的發展壯大是福建不斷加大開放開發力度的成果。”陳齊云坦言,上世紀90年代,福建外向型經濟剛剛起步,洪寬工業村確立了“以僑引臺、以臺促僑、僑臺聯合”的招商引資策略,通過境外知名人士、著名企業家的帶頭牽引,影響帶動了一批境內外客商在福州投資興業,促進了境內外資本的對接,也助推了一批本土企業發展壯大。
去年,洪寬工業村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78億元,占福清工業總產值的22.2%。陳齊云表示,洪寬工業村規劃的可用工業用地有9.3平方公里,已開發了6.2平方公里,入駐的規模以上企業有41家,下一步將合理運用剩余工業用地,力爭引入更多規模以上的新興企業,鼓勵企業抓住“一帶一路”機遇,進一步轉型升級。(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 通訊員 鄭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