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租、網購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下,近日,在長樂市步行街資圣路兩側,30多家商鋪集體拉出橫幅,要求房東降租,謀求生存。
各商鋪集體要求房東降租
昨日,記者來到資圣路,看到路兩側有近百家的商鋪,其中絕大部分商鋪為服裝店。雖然地處繁華的步行街,但大多數商鋪前都是門可羅雀。其中30多家商鋪在店門口拉出橫幅,要求房東降租。這些拉橫幅的商鋪有玩具店、箱包店等,但絕大多數是服裝店。
生意慘淡要求降租
“今年銷售額下降了一半左右。”“長指甲”童裝店店主林先生告訴記者,在網購的沖擊下,服裝實體店生意一直不景氣,店鋪租金更是加大了經營壓力。
“生意不好,租金還兩三年漲一次。”林先生說,他的童裝店約60平方米,去年月租金18000元,今年上漲到將近21000元,上漲幅度超過10%。
經營服裝店多年的陳女士說,她在步行街的服裝店受到網購的沖擊,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于是她決定將店鋪轉讓,直到今年,才將這“炙手的山芋”扔了出去。
一家箱包店店主林女士說,去年底,她將服裝店轉行改為賣箱包。沒想到,受市場經濟的影響,箱包店生意也不好。
“我們也知道這樣做沒用,但是沒有其他辦法。”這些掛降租橫幅的商鋪店主介紹,已經將降租的要求向各店鋪的房東進行反映,但目前還未得到回應。
專家認為降租不是好辦法
昨日,記者走訪了長樂市區幾家房產中介。“稻田”房產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長樂一些中小型店鋪的租賃很少會找中介聯系轉租,大部分是房東在店鋪附近張貼告示進行轉租。
“一來是整個市場經濟不景氣,各行業都不好做;二來就是店鋪租金較高,大家望而生畏。”該房產工作人員說,即便有房東把店鋪放在中介轉讓求租,也很少有人前來咨詢。
“降租只是‘治標不治本’,并不是商家的長久之計。”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黃教授說,受到互聯網商業模式沖擊,目前包括服裝在內的各類實體店生意均不景氣,商家集體拉橫幅求降租也正是目前這一現狀的反映。
“傳統商業模式亟待轉型,改變現有發展狀態。”黃教授認為,在目前經濟新常態下,服裝實體店經營將迎來“寒冬”,商家應該主動轉變經營思路,尋找新的盈利模式,注重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尋求新商機以及營銷手段,從而銷售商品達到獲利目的。(記者陳建云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