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濱海新城東湖數字小鎮大東湖畔,有一座綜合性AI無人警亭24小時全天候對外開放,為濱海新城的“上班族”和周邊群眾辦事辦證提供便利。
AI無人警亭匯集人工智能技術等高科技元素,嵌入出入境管理、交管、戶政業務辦理、報警服務等智能便民、求助服務終端。建成綜合性AI無人警亭,是長樂區著力打造大數據時代“智慧警務”的縮影。近年來,長樂區堅持以公安大數據戰略為引領,深入實施改革強警,建立健全大數據指揮中心,探索構建110現代服務體系、現代實戰體系、現代智慧體系,實現接處警服務水平和警務實戰整體效能雙提升。2018年,全區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連續4年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排名福州市第一。
“感覺越來越方便了。”近日,陳女士要到長樂區公安局辦證服務大廳辦理有關業務,在家里操作“長樂公安”微信公眾號的“網上辦事預約”功能后,預約了第二天業務辦理。第二天到辦證大廳,她不用排隊,直接在專門設置的預約窗口,快速辦理好業務。
“長樂公安微警務”公眾平臺是另一項便民舉措。群眾可在手機上一鍵報警、微信報警,并通過平臺的實時分析、統計辦事窗口業務功能,有效解決排隊等候、流程繁瑣等問題。目前,平臺注冊用戶9.4萬人,使用達6萬人次。
“我們全面推進大數據指揮中心建設,不斷拓展服務群眾外延。”長樂區委深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樂區建立了110、12319熱線一鍵轉接、三方通話的聯動互通模式,將非警務警情分流至12319服務平臺,從源頭上減輕基層所隊接處警勤務壓力,全面提升110接處警服務質效。2018年,全區接處警滿意率為94.14%,全年警情質量合格率達98.03%。
此外,長樂區高標準推行110實戰體系建設,建立智能化接處警系統,當警情生成定位后,系統自動打開周邊視頻資源,實現“風險可視、警情可視、警力可視、現場可視”。
打造移動警務平臺則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安全感。該平臺通過建立健全“1、3、5分鐘”“一地多點、多地多點”應急響應預案,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擺放到街面,提高快速反應能力。該平臺投用以來,街面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兩搶”案件發案數逐年下降,2018年僅發案16起破15起。
“天網”工程更是讓罪犯無所遁形,維護著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區已布建12000路高清視頻監控前端點位,已基本實現重點公共區域 “無死角”、人員密集區域 “無遺漏”、道路關鍵節點 “無盲區”的目標。2018年,借助視頻監控成功破案58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2名。(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通訊員 孫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