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榜單”,只有一個信封,裝著自己學校中考成績分析數(shù)據(jù)——昨日召開的初中教育教學會議,首次沒有頒獎。最受關注的“均衡獎”,即俗稱初中校教學質(zhì)量“榜單”,從今年開始,改為三年一評,以便為義務教育減負“造勢”。
市教育局副局長郭獻文說,我們要在學校中營造“減負增效”的文化,今后的風向標是:誰花的時間最少,成績最好,就表彰誰!
市教育局并表示,今后廈門的中考,也要“有助于減輕學生過重負擔”。
每年的初中教育教學工作會議由于飽含豐富信息量而深受各方重視,本報今日為您解讀。
關于評價“榜單”改為三年一發(fā)布
每年的這類會,都會頒發(fā)一個“均衡獎”,它也被民間認為是“中考風向標”——哪所學校獲得,就被認為是這所學校當年中考考得好的一個證明,“均衡獎”的評獎依據(jù)都取材于學校當年的中考成績。不過,從今年起,均衡獎從“一年一評”改為“三年一評”。
市教育局說,改革有兩個主要目的:首先,促使學校在“減負增質(zhì)”上更能“甩開膀子”——學校總說,之所以不敢減負,就是因為有評價;其次,盡量避免“大小年”——不少學校的初中教學質(zhì)量沒有連貫性,有的年份考得特別好,有的年份又不突出。
當然,并非只有“三年一評”的改革,“均衡獎”新評獎方法把學校減負放到很重要位置,發(fā)現(xiàn)違規(guī),評獎中直接扣分,還有德育和體育評價指標。
盡管昨日沒有評獎,但是,每所學校都拿到“取材”今年中考的初中教育質(zhì)量綜合評估的各項指標,包括中考總分均值、各科平均分、畢業(yè)會考合格率、優(yōu)良率、全科及格率、輟學率等。不過,只有自己學校和所在片區(qū)以及全市的平均值,也就是說,學校只能看到自己和片區(qū)、全市平均值,不能看到其他學校的具體信息。
關于難度
易∶中∶難=7∶2∶1市教育局表示,廈門中考的易∶中∶難將維持在70%∶20%∶10%,即70%的題目是容易題,不會出偏題、怪題和超難題。
據(jù)介紹,今年中考就是按這個比例來出題。不過,今年中考題目被指責為“太簡單”,不利于尖子生發(fā)揮。但是,市教育局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今后的中考就是要更側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考查,好學生可以騰出時間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市教育局基教處副處長楊思竅說,中考被認為是“指揮棒”,“指揮棒”并非只能是貶義,也可以發(fā)揮正能量。他表示,廈門中考的導向之一將是“有助于減輕學生過重學習負擔”。
不少學生家長擔心,廈門義務教育的減負是“獨自行動”,擔心孩子在高考吃虧。郭獻文表示,廈門高中從2008年起率先在全省減負,取消周末、節(jié)假日、寒暑假補課,但是,高考成績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的高考錄取率已經(jīng)達到99%,本一則達到31%。
教育主管部門毫不客氣地指出,學生過重負擔有一部分原因是老師不認真研讀課標,只顧沒有依據(jù)地增加難度和高度。一個例證是:新課標中等腰梯形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取消了,但是,最近,還有老師以此為內(nèi)容上交教學比賽教案。
主管部門還批評一些校長脫離教學,只會“抓、死抓、往死里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