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版“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制定正在推進中,有望在今年上學期末下學期前公布;加快推進首批364所智慧示范學校和實驗學校建設,力爭2022年實現全省中小學校全覆蓋;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1月22日上午,省政協委員、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針對社會各界關心的教育熱點話題,一一給予回應。
[高考改革]
早在2016年11月,皖版高考改革方案的兩大配套方案出臺,即《安徽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安徽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今后,我省高中生可按照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興趣特長,在政、史、地、理、化、生6門科目中“自由搭配”3門參加等級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并且,我省將探索等級性考試“多考制”,擇其高分錄取。配套方案中也明確了時間表,根據要求,新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將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與我省高考改革時間一致。
“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的研制,我們正在按照國家的部署,向前推進。按照原定計劃,安徽省會在2018年上學期末、下學期前向社會公布。”李和平介紹道,2017年,上海、浙江率先步入考試科目“3+3”的“新高考”時代,承擔起國家高考改革先行先試的使命。今年,又將有四個省進行試點。國家會根據試點情況,對工作部署進行調整,目前,安徽正按照國家部署進行方案研制,基本框架在形成過程中,之后還有一系列程序,比如公眾參與、風險評估、聽取各方意見等等。“我們一定會根據三年早知道的原則,告知學生和家長。也就是說,如果是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學生開始實施綜合改革方案的話,我們一定會在他們秋季入學之前公布方案,請學生和家長放心。”
[智慧學校]
我省今年提出將加快推進首批364所智慧示范學校和實驗學校建設,這也讓社會各界關注。
據悉,智慧學校是綜合運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與學校的主流場景和教育教學關鍵環節深度融合,以面向師生個性化服務為理念,促進教學、學習、管理、生活和文化的流程再造與系統重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管理決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診斷、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園生態。
“智慧教育,是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都很重視。”李和平告訴記者,就在省“兩會”召開前,全省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現場推進會召開,公布了首批38所中小學智慧學校示范校名單。
在公布的首批38所中小學智慧學校示范校名單中,包括了合肥一中、合肥八中、合肥南門小學、合肥師范附小、合肥屯溪路小學等5所中小學。其中,合肥南門小學遠程為天堂寨同心小學及中心校、教學點進行網絡授課,在“一對一”幫扶結對中,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校內的平板電腦進行在線實時溝通、交流。
“通過智慧學校建設,我們也希望補齊農村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短缺的短板,天堂寨小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李和平說,“按照計劃,2018年,全省38所示范校和326所實驗校同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也就是首批364所。力爭2022年實現全省中小學校全覆蓋。”
[高中教育]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高中階段教育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普通高中教育,另一個為中職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增加數量,而是要數量、結構、質量同步提高。”在李和平看來,高中階段有學上已經不是問題,而是需要讓學校結構更合理,讓學生享受高質量教育。
對于消除義務教育階段66人以上超大班額的問題,李和平表示,也是在辦好公平優質教育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時間表,將在今年全部消除。”
早在2017年5月,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印發并實施了《安徽省控制和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專項規劃》,明確了各縣(區)各年度大班額和超大班額控制目標。其中,明確提出全省力爭到2018年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控制在3%以內,2020年之后大班額比例逐年降低。同時將年度目標達成情況納入對政府的目標工作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