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銀牌,是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旗手許諾在第二十八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交出的成績單。此前在女子個人決賽時的一次失誤,讓這個20歲的江蘇姑娘哭了鼻子。不過,遺憾歸遺憾,許諾很快打起了精神,“通過這次大冬會,我也明確了接下來的訓練目標。”
截至當地時間2月3日,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在本屆大冬會共獲得2金1銀2銅,全都來自自由式滑雪項目。盡管在出征前沒有設定具體的成績指標,而且一些項目由于備戰亞冬會,參賽陣容并不齊整,但透過大冬會這面鏡子,清晰可見我國校園冰雪運動的發展軌跡,這片沃土亟待進一步精耕細作。
摘金奪銀仍靠傳統強項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派團參加大學生運動會都是以進入大學就讀的專業運動員為主。在教育部接手組隊工作后,開始淡化專業體育色彩,逐步向全職的大學生運動員傾斜。不過,在歷屆大冬會有能力摘金奪銀的,基本來自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花樣滑冰等老牌強項,依然要靠傳統路徑培養的體育人才。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中國在冬奧會雪上項目的突破口。由于技巧性強、危險性高,這一項目只在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佳木斯市以及吉林省開展。哈爾濱體育學院校長朱志強表示,該校除了與一些業余體校、傳統中小學校實行定向培養外,還從體操、蹦床和武術項目招收了大批可塑性強的選手進行專項培養。
很多學生運動員具有雙重身份,學籍在高校,訓練在專業隊。中國速度滑冰隊教練楊忠杰表示,“速度滑冰沒有10年的基礎不太可能達到高水平,這項運動在高校的開展也僅局限于東北地區,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一定是專業化的,目前依靠普通高校建立冰雪高水平運動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加大冬會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的李妍銳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她練滑雪完全出于愛好,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在賽場上先不說技術,裝備上就能看出差距,專業的平行大回轉都是用競技板,我用的還是追逐板,連阿拉木圖的這種冰狀雪都是第一次滑。” 李妍銳坦言,她在國內參加業余比賽拿冠軍是家常便飯,但在大冬會舞臺上卻覺得自己還像個“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