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保護貧困生隱私,異化為評定助學金的暗箱操作,那為了公平而要求公布貧困生個人信息的呼聲又會出來。為此,既保證公平又保護隱私,高校須完善內部治理。
------------------------------------------------------
日前,教育部網站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通知》,明確要開展調查研究工作,保護受助學生尊嚴。公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助情況的內容,不能涉及學生個人及家庭的隱私;評定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時,不能讓學生當眾訴苦、互相比窮。
該通知從行政規章角度終止了要不要保護貧困生隱私、公開隱私是否會傷害學生尊嚴的爭議。但是,如果保護貧困生隱私,異化為評定助學金的暗箱操作,那要求公布貧困生個人信息的呼聲又會出來。為此,既保證公平又保護隱私,高校須完善內部治理。
高校之所以采取競選、曬貧方式評定貧困生,就是為了回應對貧困生評定不公平的質疑。一方面,有的學生家庭并不貧困,卻弄假材料來申請助學金;另一方面,高校評定貧困助學金由學生部門負責,負責老師有比較大的話語權。這兩者組合在一起,就極可能發生并不貧困的學生獲得助學金的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