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22日,2015國培計劃教師工作坊高端研修項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重慶坊線下研修在重慶市巴蜀小學舉行,筆者有幸第二次走進巴蜀小學。
22日上午,巴蜀小學為國培班學員提供一場別開生面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經驗分享和教學觀摩展示。參訓老師聽取了該校副校長張曉春“課程綜合育素養,變革方式構文化”主題報告,觀摩兩節連堂跨學科整合、由3位老師共同執教的教學展示課;分享了巴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師工作坊一人一品主題展示。真實地感受巴蜀小學與眾不同、別開生面的綜合實踐活動,目睹巴蜀小學高層次、深整合、高質量學科課程綜合化實施模式。這是筆者一直在尋找并期待的、體現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理念和六大課程改革目標的課改模式。
重慶市巴蜀小學創建于1933年,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任學校國文教員,周恩來同志曾在學校操場向各界人士發表《全民團結起來,爭取抗戰勝利》的著名演講,鄧小平同志曾作過只許辦好"的指示。巴蜀小學現有一校三園和《教育故事》雜志,專職教師400多人,學生6000余人。以“思想型百年老校”為辦學愿景,倡導“與學生脈搏一起律動”的教育理念,培養“頭腦科學、身手勞工,自信、豁達、優雅”的巴蜀孩童。
近年來,巴蜀小學致力于“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實施”探索,提升教師課程綜合實施意識,著力落實第八次課程改革提出的“轉變教與學的方式”課程改革目標。不僅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切實落地,而且用綜合實踐活動理念統領學校課程,“基于課程綜合化實施”的課程改革讓大家刮目相看。
如果把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現狀按五個版本級別區分的話,巴蜀小學已達到5.0版本了。1.0版本為每周安排綜合實踐活動課時,2.0版本為集中半天時間或兩節課時安排綜合實踐活動,如福州金山小學,有些學校則把校本課程、少年宮、夢想課程等整合實施;3.0版本為集中三兩天時間的綜合實踐活動四大領域整合主題實踐活動,如永定二中遠足主題實踐活動,成都雙流實驗中學大主題實踐活動;4.0版本為各個學科滲透綜合實踐活動理念,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學科整合;5.0版本為多學科多教師參與指導的深度融合——項目學習周,每學期集中一周時間用于綜合實踐活動。無錫市東林小學五年段上下學期研究性學習周;巴蜀小學的項目學習周是在以BPZ(班隊、品德、綜合實踐活動)跨學科綜合化實施先行先試基礎上發展的。22日上午展示的《神奇的葉子》就是以生物、美術學科為載體,由班隊活動、美術和綜合實踐活動三個學科教師共同執教的多學科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課。
巴蜀小學基于課程綜合化實施是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符合當今課程改革發展方向。北京師范大學裴娣娜教授指出:巴蜀小學“理性選擇了基于學科綜合化實施路徑,真正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基于國家課程,高于國家課程”。
與巴蜀小學相比,我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1.0版本都還沒完全真正落地,可能是緣于我們的辦學理念、層次與視野。當我們還局限在諸如“先學后教、翻轉課堂”等課堂改革層面上時,中西部的重慶巴蜀小學已經跨越我們東部教育好幾個層次了,值得我們思考和審視。(鄒開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