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人才雁陣”行動計劃2018:團隊最高可享受1億元資助
記者從湖南省衡陽市委、市政府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衡陽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啟動“人才雁陣”行動計劃,全力打造人才高地。衡陽將每年設立不低于1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保障人才計劃和政策的實施。高層次人才團隊來衡創新創業,最高可享受1億元綜合資助,個人最高可享受150萬元生活補貼和100萬元購房補貼。
衡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競在發布會上介紹,日前正式下發的《衡陽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試行)》,提出了23條意見,集成政策優勢,激發人才活力,補齊人才短板。
在實施“人才雁陣”行動計劃方面,主要是實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及團隊引進培育工程、緊缺拔尖人才集聚工程、青年人才培育工程和名家名匠鑄造工程四大人才工程,通過項目資助、生活補貼、資金獎勵等方式,引進和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緊缺拔尖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和行業領軍人才。
在加大人才創新創業支持力度方面,主要是從人才發展載體培育、金融信貸風險補償、人才交流平臺建設、駐衡單位人才待遇、重點產業企業人才獎勵等五個方面予以支持,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解決人才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幫助優秀人才把好的創意、好的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在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方面,主要是從落實用人單位自主權、實行人才分類評價、創新人才引進機制、人才創業編制待遇管理、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五個方面進行創新,充分調動人才個體和用人單位積極性,更好地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作用,著力解決人才評得準、進得來、流得動、用得活等問題。
在完善人才公共服務保障體系方面,主要是從榮譽稱號、住房、社保、出入境、子女入學、配偶隨遷、財政投入、服務平臺八個方面提供保障服務,讓人才如同“大雁歸巢”,感到生活舒心、辦事順心,感到自己備受尊重,增強對衡陽的歸屬感。
同時,實施意見注重協調性。為避免發生“招來女婿氣走兒”現象,衡陽在大力引進人才及團隊的同時,將加大對本土人才,特別是本土中青年人才的培育支持力度,確保現有人才用得好、留得住,真正實現“提高增量、盤活存量、激活能量”的效應。
近年來,衡陽市充分利用“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國家級平臺優勢,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目前,在衡工作或與衡陽建立合作關系的兩院院士17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人、省“百人計劃”專家6人;建立1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衡陽中關村金種子創業谷、衡陽留學人員創業園、衡陽青年創業園等系列創新創業平臺,為各類人才的擇業、成長、發展助力。
“人才雁陣”行動計劃的全面實施,將以更大的誠意、更實的舉措、更優的服務,延攬“頭雁”“俏雁”“雛雁”“名雁”等各類人才,吸引更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及團隊、緊缺拔尖人才、青年人才和名家名匠關注衡陽、走進衡陽,共同為衡陽建設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最美地級市”獻智獻力。
衡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麗華主持發布會。衡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競發布實施意見,并與衡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廖健一同現場答記者問。(記者 王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