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作為我國現存體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文化遺產,長城的境況一直備受關注。今年12月1日正值《長城保護條例》實施10周年紀念日。11月30日,國家文物局在河北金山嶺長城舉辦紀念活動,并發布《中國長城保護報告》,向公眾說明長城保護工作的進展和情況。這是國家文物局第一次以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的名義,發布專項文物資源的保護管理狀況。
【考點】
保護長城,保護中國文物,保護物質文化遺產。
【意義】
《長城保護條例》是我國文化遺產領域第一部專項行政法規,總體確立了長城保護的法律地位,對促進長城保護工作發揮了很大作用。條例實施10年來,在長城沿線各級黨委政府、中央有關部委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長城資源家底基本摸清,保護管理基礎逐步夯實,保護狀況明顯改善,社會效應不斷彰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新局面初步形成。
【問題】
2016年8月至10月,國家文物局部署開展了長城執法專項督察,督察范圍覆蓋長城沿線15個省份、 404個縣域。在督察中也發現一些省份長城保護法定職責落實情況尚存在突出短板,個別共性問題亟待破解。
一是長城保護政策措施尚待出臺,保護員經費渠道受限。
二是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劃定公布亟待加強,個別省份基礎工作滯后。
三是參觀游覽活動亟待依法引導,日常監管尚需精細管理。
四是行政區域邊界地帶長城管理矛盾突出,普法宣傳尚未得到充分重視。
目前,已經向國務院上報了長城專項執法督察報告,待批準后將正式向社會公布,并督促各地根據國家文物局督察反饋意見和自查發現的問題短板,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方案,明確具體改進措施。
【對策】
一是力爭在2017年年底完成長城保護總體規劃。
二是與財政部一起研究完善財政投入機制,優化支出結構,落實長城日常保護管理經費,對長城沿線欠發達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給予重點支持。
三是推動建設長城國家級監測管理體系,與測繪部門等合作采用無人機等方式加強巡查,強化日常養護與管理。
四是將持續開展長城專項執法督察,嚴格責任追究,層層傳導壓力,讓“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長城保護管理的新常態。
五是加大長城研究、展示和宣傳。新建一批長城保護展示示范區,發揮好國家級長城保護中心的作用,開展長城歷史、保護、管理、利用研究。運用“互聯網+”、全媒體傳播等多種手段,利用長城文化進校園、進課堂等形式,加強對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長城精神的宣傳教育,充分發揮長城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獨特作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