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受訪者認為計劃不能完成是因為缺乏信念和執行力
調查顯示,46.4%的受訪者的計劃會看心情執行,不會非常嚴格要求自己;37.2%的受訪者會按照計劃一步步完成;9.2%的受訪者表示計劃制定出來就擱置了,基本不會執行。
薛穎每天都會制定非常詳細的計劃,這一天結束時她就會對照計劃表看還有哪些事情沒做。另外每周還有一個比較粗略的計劃,還有月度計劃和季度計劃。在薛穎看來,年度計劃經常會根據月度和季度計劃而調整,“所以年度計劃不是我最在意的,完成每天的任務才最重要”。
調查中,有71.3%的受訪者在2016年年初制定了年度計劃,28.7%的受訪者沒有制定。在完成度方面,46.4%的受訪者完成了大部分,31.6%的受訪者完成了一部分,9.5%的受訪者完成得很少,2.3%的人全部沒完成。僅10.1%的受訪者完成了全部計劃。
對于沒有完成的計劃,59.7%的受訪者會有一點失落;20.1%的受訪者會很沮喪,并對自己感到失望;20.1%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對心情產生影響。
薛穎2016年除了畢業設計沒有達到理想標準,其他的計劃都完成了。“對于畢業設計的結果最開始有點失落,但我也會積極地調整,把其他計劃完成得更好”。
在她看來,年度計劃的制定是比較有彈性的,“研究生生活跟我的設想有所不同,計劃和想法就會改變。所以我不會特別在乎年度計劃能完成多少,因為如果在執行的過程中不去調整,就沒有完成的意義,重要的是它會不斷督促我去努力”。
魏微在2016年的計劃只完成了40%,雖然每個方面都去做了,但都做得不夠好,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比如計劃中的管理和營銷書籍沒有認真讀完。“我對自己太過放松,沒有認真對待計劃,總是拖延”。
調查顯示,51.6%的受訪者認為計劃不能完成的原因是缺乏信念和執行力,51.3%的受訪者指出計劃趕不上變化,49.4%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拖延心理作祟。其他原因還包括:目標過高(33.1%)和不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17.1%)。
60.5%受訪者建議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年度計劃
2016年暑期實習計劃的完成讓薛穎很開心,2016年年初有了想法后,她就通過各種渠道找信息,篩選各種單位的暑期實習項目,“那段時間我處在一個摸索的狀態,不知道什么樣的公司更適合自己,排除了很多,最后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最后薛穎選擇了國家大劇院的暑期實習。由于國家大劇院對實習生藝術方面的能力要求很高,面試前薛穎制定了進一步的學習計劃,“第一個星期復習樂理知識,第二個星期復習歌劇的技巧,第三個星期專門攻克藝術管理方面的知識,最后去面試獲得了實習資格。”花了近半年的時間,薛穎成功完成了年度計劃中的一項。
如何能夠更好地完成年度計劃?60.5%的受訪者認為需要根據情況適當調整,57.6%的受訪者認為應當隨時記錄總結并反思,43.3%的受訪者選擇劃分周期各個擊破,33.3%的受訪者認為一定要克服拖延癥提高行動力,28.5%的受訪者建議讓他人監督自己。
在薛穎看來,年度計劃完成不了是因為沒有落實到小的時間段上,“比如跑馬拉松,如果只盯著最后的終點,那跑的過程非常痛苦,以5公里來分段則更容易堅持下來。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要在適當的時間點上,給自己一個可行的計劃,完成之后也會有底氣再出發完成下一個計劃”。
受訪者中,男性占46.9%,女性占53.1%。70后占20%,80后占56.2%,90后占17.9%,00后占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