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擴張問題頻發
民辦幼兒園的快速擴張也導致問題頻發。幼兒園前期經營增速一般較慢,而隨著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加盟成為眾多品牌繼續擴大規模的不二選擇。加盟店是一種輕資產的發展模式,公司本身不需要承擔經營風險,僅僅是品牌和管理技術的輸出。但加盟店最大的問題,就是質量把控風險,這幾乎是大部分存在加盟業務的行業的通病。
與此同時,幼兒園往往通過降低師資要求和教育內容方面的投入來保證公司的利潤率,在此背景下,大量流動性大、水平偏低的師資進入幼教領域。
據業內人士介紹,幼兒園屬于重資產業務,擁有100家以上直營幼兒園的幼教集團屈指可數,必須借助簡單粗暴資本的力量并購整合。此外,幼教項目的毛利率不足20%,為保障民辦幼兒園的凈利率,往往在師資和教育內容的投入上“偷工減料”,這也是導致我國民辦幼兒教育問題頻發的根本原因。
張女士在重慶解放碑某銀行上班,10月初女兒滿兩歲了,張女士決定為孩子挑選一家早教班,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收集了多個早教機構宣傳資料,聽了5家的早教公開課后,張女士發現:這些早教機構都說自己理念最先進,但他們的觀點有的甚至相左;有的幾十元一堂課,有的上百元一堂課。找學堂找了15天,張女士卻越來越迷惑。
這位望女成鳳的年輕媽媽哭笑不得地告訴記者:早教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音樂、藝術、英語、體育等,教材卻“各成一派”。一些宣稱從英國、美國、意大利引進的洋品牌,強調“全球同步教育”,宣稱有一整套權威嬰幼兒教育理念,比如“蒙式教學法”、“格連杜曼教學法”、“性格幼教法”等,但解釋起來,有的理念還會發生沖突。
據記者調查,目前國內還沒有早教教師的資格認證制度,早教機構的教師一般只持有幼師資格證書,有些人則什么證書都沒有。雖然教師上崗前需要經過相關培訓,但因為沒有統一的考核標準,仍然難以保證每位早教教師都具備從業素質和能力。 總體而言,就是教材無主管部門審核,監管處于真空,教師無資格認證。
“三個月就換了4個老師,感覺學習沒什么效果。”曾在重慶楊家坪某早教機構帶寶寶上課的王媽媽表示,她曾遇到過一個“冒牌老師”,由于業務一點都不熟練被她發現,追問之下對方承認自己只是前臺接待,因老師人手緊張臨時頂替。
亟須加大監管力度
“應該結束這種混亂的局面了。”一直關注教育領域的重慶市政協委員吳任軍認為,無論從行業發展,還是從孩子和父母的利益出發,早教市場亟待得到有效規范。
據悉,重慶市已啟動“家庭教育指導師”計劃,讓每所幼兒園都有一位專職或兼職的“家庭教育指導師”,為家長和社區提供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與早教指導服務。
記者還在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上看到,其公布了獲得正式立項的69項計劃項目,《學前教育機構服務認證要求》作為中國學前教育領域的首個行業標準,正式獲得立項。
有業內專家稱,學前教育機構服務認證的出臺,將發揮三方面作用:幫助學前教育工作者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幫助學前教育機構提升管理水平、教育質量,規范行業秩序;促使人們更好地理解教育質量的含義,提高學前教育行業的整體質量,助推中國學前教育科學發展。當然,要讓學前教育市場更健康發展,僅僅有這樣的認證是不夠的,它還需要更多的監管與企業的自律,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與投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