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重要的因素,很多父母都深刻知道這一點,但孩孩優(yōu)小迪發(fā)現(xiàn)要持久的保持耐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孩子沒耐心怎么辦?其實只要對癥下藥,解決的辦法還是有的。在孩子面前保持足夠的耐心,聽起來容易但對每個媽媽來說,都會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做一個很有風度、很有涵養(yǎng)的媽媽是最理想的,但總有些因素讓我們偏離這種狀態(tài),失去耐心。就讓我們來找找看,是哪些因素在干擾著我們的耐心——
對孩子沒耐心怎么辦
原因1:父母的性情使然
我對自己的性情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熊壯壯出生前我就預言,自己會跟蠟筆小新的媽媽差不多——最多溫柔地提醒孩子三次,之后便是聲色俱厲了。
所以我一直都很控制自己,但孩子在一天天長大,有時他真的是在故意跟我作對了。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我就不由得怒火中燒。
有一天早晨,小家伙顯然沒有睡夠,大概所有的媽媽都能了解,把沒有睡夠的寶寶叫起來上幼兒園是一件多么令人糟心的事。
我一直都耐著性子,忍著,由著他瞎折騰,我自己先穿好衣服,再拉開窗簾,他終于爆發(fā)了。“把窗簾拉回去!拉回去!”我還是決定將就他,先哄著他起來是最重要的,便把窗簾又拉回去。“不對!拉成跟剛才的一樣!”小“暴君”開始提無理要求。我還是試著又拉了幾下,可怎么也不能讓“暴君”滿意,這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幾次三番之后,我也終于怒了。小“暴君”大哭大喊起來,他越哭我的火氣越大,最后,我覺得自己完全失控了,我們母子倆各哭各的,各喊各的,互相推波助瀾。
這件事給我的教訓太大了。人的情緒是很容易被激化的,我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使熊壯壯的情緒更加惡化,事情只能向著更糟糕的方向發(fā)展。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如果父母自身總是難以控制好情緒,孩子自然也會急躁、脾氣大。
對孩子沒耐心怎么辦解決方法——制怒
孩孩優(yōu)小迪提醒家長首先要明確一點,孩子隨時可能惹我們生氣,但我們生氣發(fā)火就能讓孩子不淘氣了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因為我們一發(fā)火,就把自己完全擺在了孩子的對立面,他不跟你作對才怪呢!
但這并不是說我們不可以生氣,誰都有生氣的權利,不必為此感到內疚或羞愧,在不侵犯孩子自尊的前提下,我們也有必要表達出自己氣憤的心情,只不過,這種表達不是毫無控制的渲瀉。
我們可以先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語氣嚴厲卻能保持平穩(wěn),然后明明白白地告訴孩子:“你這樣做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如果類似的話和嚴肅的表情無濟于事,還可以進一步表達我們的心情:“我已經很生氣了!”有時,孩子聽到這樣的話會停下來,有時還需要我們繼續(xù)說明生氣的原因以及你擔心的后果等等,比如“吃飯的時候玩玩具是不對的”、“把球往鏡子上扔會傷到你自己”。
這樣,我們既能表達生氣的心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起到震攝作用,總比大發(fā)雷霆兩敗俱傷的后果要好很多。
對孩子沒耐心怎么辦原因2:孩子的性情使然
在幼兒園做活動時,遇到一個小男孩,總是笑呵呵的,動作奇慢,吃飯、穿衣……任何事情在班里都是最后一個做完。最可愛的是,他午睡起來穿衣服,老師在一旁不斷地提醒:“天天,動作快點,小心感冒了。”他也非常順從地回應:“我是得快點兒了!我這就快!”其實,他手里還是那么慢。我差點兒笑噴了。
據(jù)說,他媽媽每天早上都要沖著他連喊帶叫,一路怒氣沖天地來上幼兒園。也不知道他是習以為常了,還是天性就這么樂天,慢也就罷了,還那么一副笑呵呵、滿不在乎的表情,這簡直就是火上澆油,他媽媽心中的郁悶可想而知。
這樣無奈的父母還有很多,自己精明能干,偏偏生了個慢性子的孩子。于是,孩子干什么事看著都著急,都要上火。而像天天那般神經堅強的孩子畢竟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慢性子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經常發(fā)火而無所適從。
對孩子沒耐心怎么辦解決方法——因材施教
我們的概念中,“慢性子”一向是被定義為缺點的。那么,與之相對應的“急性子”就是優(yōu)點嗎?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優(yōu)勢、劣勢之說。比如永遠速度倒數(shù)第一的天天,疊得被子是最整齊的,衣服從來不會穿錯,他吃過的飯碗總是干干凈凈……
但父母往往忽略優(yōu)勢,認為孩子表現(xiàn)好都是正常的,不值得特意表揚,而那些劣勢因為會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一些影響,比如慢性子的孩子可能比較“磨蹭”,讓忙碌的早晨變得更加緊張,所以,就會放大劣勢,繼而否定這一類型的性格。
孩孩優(yōu)小迪建議如果換一種方式來對待這些慢性子的孩子,順應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情況應該會有所好轉。比如把起床的提前十分鐘,給他留出一絲不茍完成洗漱的時間;在充分肯定他衣服穿得好的前提下,訓練他的動作能力,熟練了,速度自然就會加快。
作者:張迪(孩孩優(yōu)入駐行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