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李亞鵬和王菲的女兒李嫣成為了最新“網紅”。這位9歲的小姑娘,在某款自拍視頻APP上傳了自己多段視頻,引發網友熱議。但僅在一天之后,李亞鵬就通過微博宣布關閉其賬號,并解釋道:“畢竟這個年齡還不適合面對社會”。
此微博發出之后再度引發網友們的熱議,討論父母應如何應對孩子的社交賬號。
李嫣自拍視頻變“網紅”護姐行為被贊“可愛”
作為王菲與李亞鵬的愛女,李嫣從出生之日起就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在以往王菲與李亞鵬共同出席的活動中,李嫣幾乎都是一個背影,沒想到父母小心翼翼維護了9年,李嫣自己卻把自己曝光了。在某自拍視頻APP上,李嫣自稱“李老師”,一會兒教大家如何自拍,一會兒教大家如何化妝,還曝光了媽媽王菲的化妝間,讓大家要減肥。自信快樂的樣子,讓網友們大贊其“陽光可愛”。
事實上,年紀尚小的李嫣,明顯也是一個“性情中人”。此前,趙薇在網上發布一段竇靖童的視頻,但是遭到部分網友的謾罵,吐槽“竇靖童真丑”。而李嫣看到有人抨擊自己姐姐明顯忍不住了,直接在評論中反擊網友,“請你下次把頭上的痣蓋住再發美拍!”“拜托不要以為我看不見。”
李嫣護姐的評論曝光后,得到眾網友的支持力挺,“哈哈太搞笑了,不要理他們寶貝,你姐姐很棒。”網友“陽芷路”就表示,“護姐姐的話也很感動,說明爸爸媽媽教育得好!”
李亞鵬笑稱“鬧的事不小”關閉賬號引熱議
在李嫣社交賬號走紅的當晚,李亞鵬在北京出席某電影的首映禮。當天李亞鵬低調地坐在觀眾席上,低頭刷手機,并對坐在其身邊的人說:“我女兒今天鬧的這個事不小”,疑是指李嫣錄視頻教化妝的新聞。
而昨日一早在李嫣關閉賬號時,李亞鵬還透露自己心聲,“一面欣慰于她的笑容可愛,一面自責于我的管理疏漏,畢竟這個年齡還不適合面對社會,成長的道路還很長”。微博發出之后,再度引發網友熱議。
不少網友對此事表示“支持”,網友“快樂的快活的”就直言,“畢竟網絡上也有太多心態不健康的人。她這么小的年紀不該去面對那些惡意滿滿的噴子”。
而記者采訪了孩子與李嫣同齡的金女士,她也表示認同李亞鵬的做法,“退一萬步說,這樣玩手機至少對視力是不好的”。也有父母表示應以引導為主,白女士就對記者表示,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采用不同的方法:“不是你遏制他就不會偷偷玩的,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他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再給一些基本的原則。”
專家支招
李偉成(資深教育專家):
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對待!
說起社交平臺,李偉成首先肯定了“小孩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但他同時也表示:“在孩子的階段,他們還有很多東西還沒有理解、認識,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是把小孩當成大人,賦予他太多社會責任,這樣反而不利于小孩的成長。”
李偉成的建議是家長(微博)們不妨將孩子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小學及之前的階段,孩子們不大適合有自己的社交平臺,特別是虛擬平臺,我們鼓勵孩子們主要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去培養自己的人際關系;在初中階段,我們鼓勵孩子們在熟人的范圍內建立這樣一種虛擬交往平臺,改變一下之前的交往方式,但局限在熟人社會比較合適;從高中生開始,孩子們可以適當地與同等身份的一些社會外校人士或者社會人士有所接觸。”
對于父母應發揮的作用,李偉成則概括地表示:“當孩子父母在引導之下形成交際圈之后,父母要放他自由,不要過多強加干涉,但應該關注小孩交流的范圍和內容,當發現苗頭不對要及時干涉,第一步很重要,引導小孩確定他的交友范圍,從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留意孩子在這方面的變化,及時地給他們引導和啟發。”
此外,李偉成還呼吁:“現在很多真人秀中明星教導孩子的辦法,平常人不應該去學習模仿。我們的孩子更應該在一個平安、平靜、平淡、平凡的環境中成長,沒必要過早地接觸外界的東西。”
吳穎民(廣東省中小學(微博)校長聯合會會長):
首先應該關閉賬號!
談到李嫣的社交賬號備受關注的現象,吳穎民就直言:“這明顯是家長監管缺位的問題,小孩是未成年人,他們還不能為自己的言論和行為負責任,他們的行為應該受到大人和父母的監管,李嫣是一個才9歲的孩子,但你看她的賬號會發現她擁有很多成人化的行為,并且不知道是否符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與行為準則,這很值得注意。”
如果遇到家中的小孩擁有一個公共的社交平臺賬號,吳穎民給出的建議很直接——首先應該是關閉它:“成年人與非成年人是有區別的,就看能不能負責任,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家長的監管。”
吳穎民認為:“這是父母的教育責任,需要讓孩子懂得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發布者,所以我們發布的內容首先要遵紀守法,言行與身份相符,然后還要注意是否尊重主流價值規范,是否會給他人帶來傷害。特別是當一個賬號的好友人數或關注人數達到一個公眾賬號的數量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監管。”
此外,吳穎民也對當今各種社交平臺的注冊、操作流程表達了擔憂。“我的理解是一個9歲的孩子沒有資格在一個社交網站上隨意地獨立注冊與操作,但現實情況是很多網站只要有手機號就能注冊,我不知道這方面是否有互聯網管理方面的漏洞。”
頭評
網絡社交 堵不如疏!
文/范協洪
當社交網絡開始浸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往被父母、學校保護起來的孩子似乎也不能避免。雖然我們可以看到李嫣在網絡中被贊“可愛”,但也能看到竇靖童被網友抨擊“長得丑”,這就是為人父母者最憂心孩子使用社交網絡的地方,不僅可能面對排山倒海的喜愛,也可能會招來無根無據的惡意。
只不過,大部分父母大可不必操著明星父母的心,即便是公開的社交平臺,一般的孩子受關注的程度只是限制在小范圍內。可面對陌生的網友、陌生的公共賬號可能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擺在大多數父母面前最真實的難題。
事實上,大多數孩子在成長階段沒有太多社交的需要,即便使用社交平臺也是為了與朋友們更好的互動,即便有些家長如臨大敵,封得了QQ、微信、微博,也許明天還能冒出YY、美拍等更多社交化工具。與其如此,不如引導為主,主動成為孩子們在網絡世界的好友,默默地在一旁擔任守護者的角色,一定比一味地“禁止”來得更有成效。(策劃 蘇蕾 記者 范協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